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最高检通报:生理盐水混蛋白粉假冒静注免疫球蛋白,最高判刑13年

时间:2025-11-12 05:59: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导语: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一起危害药品安全典型案例,犯罪团伙通过将生理盐水与蛋白粉混合配制液体,假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销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法院依法对涉案人员作出严厉判决,最高刑期达十三年。

案件详情:低成本配制假药,流向多地医疗机构

根据最高检通报,该犯罪团伙为牟取非法利益,通过非法渠道购入生理盐水、蛋白粉及空药瓶等原料,在无任何生产资质的场所内,将两者混合配制成外观与正品相似的液体,并伪造药品包装、说明书及批号,冒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向全国多地销售。

经检测,涉案液体不含有效免疫球蛋白成分,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因卫生条件不达标导致患者感染,严重危及生命安全。警方查获的假药涉及金额超千万元,部分已流入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

法律严惩:主犯获刑十三年,彰显打击假药决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且情节特别严重。主犯因组织生产、销售假药链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其他从犯分别被判处三年至十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同时,法院依法追缴违法所得,没收作案工具。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案是检察机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典型案例,彰显了司法机关对危害药品安全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专家提醒:购药需认准正规渠道,警惕低价陷阱

医学专家指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需严格冷链运输和储存,且价格较高。患者若使用假冒产品,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引发过敏、感染等严重后果。建议公众通过医院、正规药店等渠道购药,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低价药品。

市场监管部门同时提醒,医疗机构采购药品时需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加强药品验收管理,发现可疑产品应立即封存并上报,共同维护药品安全环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