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追随美国反华后,欧盟突然发现:中美握手了,自己成了“局外人”

时间:2025-11-12 18:53:07 来源:李砍柴 作者:李砍柴



英国《金融时报》10月30日发文,把最近的中美元首会晤类比成了“父母复合前的家庭会议”,还说“欧洲就像一个仰头看着父母争执的熊孩子,只能瑟瑟发抖”。

真得表扬一下这个作者,表述生动形象,最关键是,真的非常到位啊!

只要有一个人说出来,说明有很多人早已经这么想了。欧洲正在逐渐认清现状,摆正自己的位置。

近现代以来,欧盟各国靠着早年工业革命,完成了现代化。

于是他们将自己的地位放在世界各国头上,除了美国和曾经的苏联,欧盟完全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里。



如今面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欧盟猛然发现,虽然他们也在桌上,但是中美两国是博弈双方,欧盟却成为了桌上的菜。

不管中美双方谁占了便宜,都会毫不犹豫地夹一口菜吃,面对这样的世界局势,也难怪欧洲的媒体人会做出这样的比喻了。



回顾今年中美双方的关系变化,我们会发现:双方你来我往一整年了,两边好像都没受到多大的伤害,唯独欧盟很受伤。

一开始川总对中国加征到了最高125%的关税,中国也以对等关税反制回去,并且还收紧了稀土的出口管制。

结果美国先受不了了,先是来吉隆坡求和谈,接着中美双方领导人会晤,将双方的问题都解决完了。

美国表示:我不给你收这么多关税了,你也给我把稀土管制松一松,顺便买我点大豆。

中方表示:OK!



本来在一旁给美国大哥加油助威的欧盟,懵圈了。

因为不管是美国的关税大棒,还是中国的稀土管制,都顺带手把欧盟捎上了。

结果中美和好了,欧盟却被扔在一边没人管了。

现在的欧盟,既要承受特朗普政府加征的15%关税,签订“丧权辱欧”的万亿采购协议,又得接受中国方面的稀土管制政策和贸易限制。

本来就很受伤了,内部还乱成一锅粥,核心成员国对华政策分歧严重。

德国倾向“与中国合作”,没办法,谁叫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豪车市场呢。

而法国就主张“强硬对抗”,支持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

这边欧盟一次次开会商量不下来,那边中美已经商量差不多了。

怪不得会有人形容这是“父母打架,孩子遭殃。”



其实欧盟走到今天这一步,真怨不得别人。

在中国奋力发展的时候,欧盟各国在干什么?

为了拉选票,不断加码给民众发高福利,鼓吹松弛感,结果高支出、低增长,早已入不敷出,债台高筑。

全力支持乌克兰打仗,把家底都快搭进去了。

3年援乌720亿欧元,这还没完,2025年还承诺再提供50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但是要等2027年才能拨付完毕。

无脑依附美国,结果被美国当成肥羊宰。

以为自己的无底线投诚会换来共进退的机会,没想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完全忘了这届白宫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美国优先”。

优先到什么程度呢?美俄谈判都不带欧盟玩儿,完全“被排除在谈判桌外”。但是,打仗你得给钱,战后重建你也得给钱。

除了给钱,别的就靠边儿站吧。就这,欧盟也忍了。

看来这不仅是个熊孩子,还是个无脑且不思进取的熊孩子。

不过就算这样,还是有人哭着闹着想重返欧盟。



看来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到的,其实欧盟最开始想的是在中美双方左右逢源,两头都占到好处。

结果却变成了中美双方的润滑剂,机器损不损耗不好说,但是润滑剂一定是每天都在损耗的。

一开始欧盟认为和中国的贸易关系中,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于是对中国的态度强硬,既能向美国示好,说不定还能在中国这占点好处。

结果发现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只是随便用点手段,就让欧盟各国寝食难安。

至于美国那边,虽然欧盟一直把其定位成合作伙伴,但美国却不这么看,在川总眼里,欧盟和日本、韩国没什么区别,都是能随便驱使的小弟。

结果就是当对中国的收割手段完全失效时,川总就会将镰刀割向曾经的盟友,管你什么日韩欧盟,全是我的补血包。



归根结底,在当下这个世界博弈中,“菜就是原罪!”

欧盟一直以来自视甚高,但事实上,手中一张底牌都没有。

在美国的关税制裁下,中国能掏出稀土、大豆进口等让美国元气大伤的底牌,欧盟却连一张牌都出不来。

所以在今年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和美国的谈判中,完全就是极尽谄媚之能事,被外界形容为:“量欧盟之物力,结美国之欢心。”



和当年慈禧老佛爷巴结列强的模样简直如出一辙。

其实这个时候,欧盟就应该想明白了,美国大老爷已经把屠刀伸向了欧盟。

可惜,当时不少人还活在“割肉换和平”的美好幻想中,甚至想着拉上中国一起向美国摇尾乞怜,希望美国能打得轻一些。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个方法,几百年前的大清就用过了。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无底线的退让,换来的只能是灭亡。



甚至在前不久,欧盟还没有看清世界局势,竟然还敢在美国的撺掇下,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动手。

虽然被网友调侃为“夺了虎符就妄想控制大军”,但是荷兰的这波操作明明白白地把自己倒向了美国阵营。



结果中国一招稀土出口管制和芯片禁止出口,就让欧盟所有的汽车品牌傻了眼,纷纷指责荷兰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拿着虎符的荷兰政府这才发现,大军的实际掌握权还是在中国手里,不仅没对中国造成什么损失,还把自己置于了“万夫所指”的境地。

怪不得都说,欧洲的政客政治素养比不上中国的小学生,这种“政治夺权”的戏码竟然上演的如此儿戏,但凡看过中国小学历史书的,都干不出这种事儿。



或许当时他们还寄希望于美国大哥会继续和中国对抗,但可惜,川总真的撑不住了。

在中国全方位、多角度的反击下,川总除了在社交平台上放放狠话,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先是派老嫂子来马来西亚和中国和谈,又是在中美元首会谈上直呼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度,甚至用“G2”这样的词汇代指中国和美国。



这让跟在后面准备喝汤的欧盟小老弟傻了眼。

“不是,说好的你吃肉我喝汤呢?怎么感觉我快成汤了?”

怪不得美国政治报敢明目张胆的发文称《欧洲的百年屈辱才刚刚开始》,文章直接把欧盟比作当年的大清,各种不平等条约,正在慢慢毁掉欧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其实中国也不是没想过拉欧盟一把,可是当时我们拉着欧洲一起对抗美国的关税制裁时,却被欧盟怀疑是在害它。

只能说落到如今这个局面,欧盟也是自作自受。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资料来源

1.搜狐新闻 《英媒:中国成了欧洲的新父母,我们像个熊孩子,在她面前瑟瑟发抖》

2.人民网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备受瞩目》

3.网易新闻 《中美谈成后,中方腾出手来跟荷兰算账,英媒:中国成了欧洲新父母》

4.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谢锋大使向美国工商界宣介中美元首会晤重大利好》

5.安徽新闻网 《外媒关注中美元首会晤:释放缓和信号 推动关系稳定发展》

6.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釜山元首会晤引领中美关系进入“再校准”阶段》

7.欧洲时报 《中美元首会晤 专家解析如何影响两国和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