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5日清晨,安徽颍上县江口镇的守林人在废弃砖窑旁发现一具被绿色尼龙绳捆绑的男尸。
死者是17岁的高中生高辉,法医鉴定显示其死于钝器击打与机械性窒息的双重作用。

而这起命案的真相要从一段“禁忌之恋”说起......
1991年,23岁的李丛兰与同乡李雨三结婚,次年诞下儿子,为改善家庭经济,
李雨三南下深圳建筑工地打工,留下李丛兰独自照料孩子与台球厅。
1995年,常来打球的17岁高中生高辉闯入她的生活。
这个自幼留守的少年,将温柔开朗的李丛兰视为情感寄托,而长期独守空房的李丛兰,也在高辉的热烈追求中逐渐沉沦。
1996年9月,提前返乡的李雨三在柴房发现妻子衣柜里的蓝色衬衫,又在深夜听见她梦中呼唤“高辉”。
当他在村口老槐树下撞破两人私会时,愤怒的拳头与高辉的反抗彻底点燃了矛盾。

高辉随后以李丛兰儿子相逼,胁迫她私奔至江口镇宾馆。
但现实的窘迫很快击碎幻想——钱财耗尽、被反绑看管的李丛兰,在绝望中偷偷联系丈夫求救。
后来,李雨三持凶器潜入宾馆,争执中,他先用钝器击打高辉头部,随即命令李丛兰掐住少年脖颈。
当高辉停止挣扎后,两人将尸体塞入蛇皮袋抛尸荒野,连夜分头逃亡。
李丛兰化名“刘莉”南下东莞,在电子厂从流水线工人做起。
她刻意改变发型口音,凭借勤奋晋升为珠宝公司高管,更与公务员组建新家庭,生下儿子。
但每个深夜,高辉血肉模糊的面容都会在噩梦中浮现;
李雨三则化名“卢次红”北上合肥,从泥瓦工到装修公司老板,他购置多处房产,再婚生女,
李雨三还给女儿取了这个暗藏原名与悔意的名字——“李思雨”。

2012年“清网行动”中,警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发现,广东某珠宝公司高管“刘莉”与通缉犯李丛兰相似度达90%。
DNA比对铁证面前,李丛兰交代了罪行,却坚称自己是被胁迫。
但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半枚指纹,以及她那句“过来,掐他脖子”的指令,彻底戳破了谎言。
2016年,人像比对系统锁定合肥老板“卢次红”。
面对警察,这个身家千万的商人长叹:“二十年了,该来了。”
庭审中,他承认当年因“被戴绿帽的屈辱”萌生杀意,更坦言“每个深夜都会梦见高辉的脸”。

2017年,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李雨三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李丛兰作为从犯,二审改判有期徒刑九年,并赔偿高家36万元,高辉母亲捧着赔偿款痛哭:“再多钱也换不回我儿子的命!”
这场跨越二十年的逃亡,以三个家庭的彻底破碎告终,
李丛兰的原配儿子因耻辱与父母断绝关系;李雨三的再婚女儿至今不知父亲在狱中;而高辉的父母,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中,等待了整整二十年。
当情感突破道德底线,当冲动战胜理智,坠入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那些试图用逃亡逃避罪恶的人,终将在时光的冲刷下,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