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楹联书法邂逅绿茵场:‘苏超’明信片点燃足球文化新火种

时间:2025-10-16 00:25:12 来源:江南时报融媒体 作者:江南时报融媒体

当千年楹联文化邂逅现代足球激情,当书法笔墨碰撞绿茵赛场瞬间,一套承载多重艺术价值的主题明信片即将面世。10月17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中国邮政、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等单位共同打造的“苏超”联赛主题明信片将正式发行。这套融合楹联创作、书法艺术与摄影美学的文化载体,通过盐城队专属作品展现了体育与地域文化的深度交融。


“苏超”明信片(盐城)效果图(正面)

楹联:一字千钧凝练地域精神
面对“为何选择传统楹联为现代足球助威”的提问,盐城市诗词协会主席王淼用“文化联姻”诠释创作初衷:“楹联以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著称,既能精准提炼球队的地域特质,又能将竞技对抗升华为一方水土的精神图腾。”他为盐城队创作的楹联“鹤啸九天,湿地争锋情似火;龙腾四海,江淮逐鹿气如虹”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实践。

上联“鹤啸九天”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为意象,“湿地争锋”则暗合城市“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下联“龙腾四海”既指江苏“十三太保”城市群雄逐鹿的格局,又隐喻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雄心。王淼特别解读道:“‘情似火’描绘球迷如潮热情,‘气如虹’彰显运动员永不言败的斗志,这副对联既是赛事的文化注脚,更是全民足球激情的文学定格。”

书法:笔墨流转注入艺术灵魂
当这幅充满地域密码的楹联交到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洪春手中,楷书的端庄与行草的灵动在方寸间交织。他创新采用“碑帖融合”技法,既保留传统书法的金石气韵,又通过飞白笔法展现足球运动的动感张力。“书法与体育看似殊途,实则同源——都在追求力量与美感的平衡。”吴洪春指着明信片反面的作品解释,“这种跨界创作让静态文字产生运动轨迹,使传统文化获得现代诠释。”


“苏超”明信片(盐城)效果图(反面) 吴洪春 书 王淼 撰

摄影:快门定格文化碰撞瞬间
如果说楹联与书法构建了文化框架,那么摄影则用光影记录了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陈俨在盐城奥体中心捕捉的经典画面,成为明信片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8月3日盐城队5:0战胜常州队的比赛中,他定格了中场休息时的创意瞬间:啦啦队员身着气球造型服装,化身“麋鹿战队”跃动赛场。

“这个设计巧妙融合了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符号。”陈俨回忆拍摄场景时感慨,“当时气温超过35℃,但两队球员和球迷始终保持着高昂斗志。常州队虽大比分落后,依然认真完成每个战术动作,这种体育精神与楹联中的‘逐鹿’意象完美呼应。”

创新:三重艺术打造文化IP
这套明信片的创新价值获得多方认可。王淼认为其突破了传统体育传播的边界:“当楹联的文学性、书法的艺术性、摄影的纪实性在方寸间交融,赛事记忆就从转瞬即逝的感官体验,升华为可触摸、可传递的文化符号。”吴洪春则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明信片作为社交媒介,能让足球文化突破地域限制,成为传播江苏文脉的‘文化使者’。”

目前,首批印制的10万套明信片已进入最后审核阶段,将通过邮政网点、赛事现场和线上平台同步发行。正如陈俨在拍摄手记中所写:“从楹联的平仄对仗到书法的笔走龙蛇,从摄影的瞬间永恒到明信片的时空穿越,这场发生在绿茵场内外的文化实验,正在书写中国体育文化创新的新篇章。”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