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跨界造车引发技术争议:成都SU7 Ultra事故暴露安全隐忧
来源:盐财经
作者:凌川儿 编辑:江江
10月13日深夜,成都天府大道上演了一场令人揪心的救援:一辆小米SU7 Ultra在碰撞后起火,多名路人试图徒手掰开车门、砸碎车窗,甚至使用灭火器,但最终因车辆底部爆燃,消防人员用电锯破拆后,驾驶员已无生命体征。这场事故不仅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的质疑,更将小米跨界造车的技术实力推向风口浪尖。

事故调查:酒驾与超速下的安全漏洞
根据成都公安警情通报,涉事车辆先与前方轿车碰撞,随后越过绿化带起火。经检测,驾驶员涉嫌酒后驾驶。尽管事故主因是酒驾和超速,但车辆起火导致人员被困死亡的结局,仍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追问。现场救援视频显示,有路人因徒手撬门受伤,但最终未能阻止悲剧发生。

品牌信任危机:股价暴跌与粉丝流失
事故次日,小米股价一度跌近7%,市场反应直指消费者对品牌信任的动摇。雷军社交媒体账号评论区涌现大量质疑,涉及车门锁死、电池起火等问题,30天内掉粉超29万。曾经凭借“为发烧而生”口号圈粉无数的雷军,如今面临“网红企业家”光环褪色的困境。
技术争议:铝合金车门与隐藏式门把手之辩
今年3月安徽铜陵、10月成都的两起事故,均暴露出小米汽车在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隐患。北方工业大学研究员张翔指出,车辆电子系统冗余设计和紧急逃生机制需完善,尤其是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因断电失效,增加救援难度。9月24日,工信部拟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进一步凸显行业对安全风险的重视。
小米汽车官方客服曾表示,碰撞后车辆会触发解锁功能,但现实中的复杂事故场景远超用户手册描述。两起事故中,救援人员均无法拉动车门电子锁,而机械应急拉手的可靠性也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小米宣传的SU7半隐藏式门把手“优雅设计”,在事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雷军人设消耗:从“真诚工程师”到“营销争议”
10年前,雷军以“友商是傻X”的豪言壮语,点燃无数米粉的热情。如今,小米手机广告海报的“大字吸睛、小字免责”策略,以及发布会上的“卖惨式”营销,逐渐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当汽车事故频发,产品质量问题从消费端蔓延至工业产品,信任危机便成为小米无法回避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者对数码产品的需求从尝鲜转向深度使用。过去愿意为1999元小米手机买单的用户,与如今愿意花数十万购买SU7的车主群体高度重合。然而,当爆燃事故冲击品牌口碑时,口碑崩塌的风险远超“米粉”与“米黑”的争论。

行业反思:隐藏式门把手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
工信部拟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的消息,引发行业对安全设计的重新审视。隐藏式门把手因断电失效、操作隐蔽等问题,增加事故逃生风险,已成为落后设计理念的代表。小米汽车若想在竞争中立足,需在技术沉淀和产品安全性上付出更多努力。

未来展望:小米如何重建信任?
从手机到汽车,小米的跨界之路充满挑战。雷军曾以真诚和勇气赢得市场,但如今需面对的是消费者对技术实力和产品安全性的更高要求。唯有在技术沉淀、安全设计和品牌管理上持续投入,小米才能在这场信任危机中突围。
黑马·山海计划班:助力创业者突破瓶颈
报名「黑马·山海计划班」,11月20日-22日,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CEO冯卫东与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将带领创业者走进安徽黄山,探讨品牌定位、投资人对接和现金流管理。3天时间,助你成为未来的品类第一!
扫码咨询报名
(翻到底部了解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