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快递业深度布局大西北:无人车与自动化引领物流新变革

时间:2025-10-24 17:06:41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特约记者 白帆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兴业路64号的工业园区内,四辆印有“极兔速递”字样的无人车整齐排列,成为这片偏远区域的一道科技风景线。这里不仅是极兔速递的二级分拨中心,更是西北快递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负责人毛建东带领团队引入无人车、自动化设备甚至无人机,构建起连接兰州一级转运中心与酒泉七县市的物流网络,日均处理订单超5万票。

四年前,极兔初入中国市场时,西北网点日均订单量常以个位数计,亏损成为常态。彼时东部地区已普及自动化设备,而西北物流仍处初级阶段。但随着“电商西进”与“快递进村”政策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集运模式与自动化转运中心投入运营,无人车更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至末端配送,运力变革速度超越东部。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业务量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至10.5%,业务量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至9.2%。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曾面临亏损的网点、驿站与分拨中心通过自动化与无人化实现扭亏为盈。

无人车进军大西北

快递无人车的浪潮正席卷西北。

“目前一半快递通过无人车派送,若路权进一步开放,计划再增2辆,届时70%-80%的订单可由无人车完成。”极兔敦煌网点负责人刘军表示。他所在的网点已配备3辆无人车,日均派送量达3000-4000件,占总订单量的近一半。

此前,无人车仅作为网点“配角”存在,其提质增效能力、使用顺畅度与安全性备受质疑。但如今,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使其成为西北快递业的核心工具。以敦煌为例,这座以莫高窟、月牙泉闻名的旅游城市,常住人口不足20万,快递行业长期面临招工难问题。无人车的引入,不仅缓解了用工压力,更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

刘军的网点位于敦煌夜市与果蔬批发市场周边,旅游旺季与瓜果成熟季时,人力缺口突出。2024年,他先购入1辆九识无人车,今年又增2辆新石器无人车。每辆车每次可运输500-700件快递,日均跑3-5次,覆盖30-40公里外的乡镇区域。相比油车,无人车每票成本降低约1毛钱,总体成本下降20%,配送时效提升2小时。


无人车正在作业。拍摄:白帆

路权限制仍是无人车普及的障碍。刘军表示,若路权问题解决,网点可再增2辆无人车,进一步降低成本。极兔在瓜州县的网点也于今年6月投入无人车,服务乡镇区域。毛建东则早在去年引入甘肃省首辆无人车,至今已购入4辆,日均处理3500件快递,覆盖35个村镇,覆盖率达90%。

广至藏族乡驿站负责人何禧鸿也计划引入无人车与无人快递柜。该驿站服务周边6个村,日均业务量700件,人工成本持续攀升。无人化,正成为西北快递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2024年被称为快递无人车商业化元年。极兔甘青宁区域今年7月接收12辆L4级自动驾驶新石器无人车,9月又获16台九识E6无人物流车。短短两月,该区域无人车交付量近30辆,加上此前投入的80辆,数量领先全国。其他快递公司也加大西北无人车投入,推动其成为末端配送主力。

从“回不了本”到多面开花

广至藏族乡曾是快递“二次收费”的重灾区。2019年,何禧鸿在此开设驿站,服务6个村落,但最初日均单量仅200余票,他不得不兼职开出租车维持运营。极兔酒泉二级转运中心负责人毛建东也面临类似困境。这位2012年入行的“快递老将”,曾通过维修医疗器械补贴分拨中心运营。

但随着“快递进村”推进,西部快递网络逐步完善,订单量显著增长。何禧鸿的网点通过与瓜农合作拓展商流,揽收量提升,居民网购热情高涨。毛建东则斥资150万引进自动分拣设备,日均作业量从4万件增至5-6万件,作业时间缩短3小时。


毛建东引入的自动化设备正在运转中。拍摄:白帆

走出亏损阴影后,如何进一步增量成为新课题。毛建东从今年起涉足农产品电商,收购洋葱、李广杏、西梅等特产,通过快递销售。7月至9月,电商带来十几万单快递,不仅完成考核,更坚定了信心。目前,其网点出港件中80%来自电商农特产品。

毛建东的模式成为极兔“红人”,吸引同行学习。但他坦言,这门生意需要定力与体力:晚上11点接农户电话,驱车上山收购,凌晨3点返回;每日搬运数百筐农产品,体力劳动倍增。

西北快递网络完善后,农特产品外销效果显著。以瓜州县为例,2024年蜜瓜外销11万件,枸杞等农产品25万件。极兔瓜州中心网点负责人杨勇勇表示,蜜瓜、锁阳等订单量同比翻倍。多元化经营正帮助西北摆脱“偏远地区”标签,在中东部市场激烈竞争时,找到新的增量空间。

甘肃省已建成“县级分拣枢纽—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快递下乡进村统一配送。2024年,全省统筹资金3155万元,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86个、村级服务站15905个,客货邮融合样板县达16个。

基础设施支撑

自动化设备与无人车的落地,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撑。

国家邮政局表示,快递企业在西部增设集运中心,促进消费需求释放。中西部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投递量明显增加。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合作等模式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畅通城乡流通渠道。

快递企业还通过建立物流枢纽推动西部发展。极兔在兰州、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投资建设关键枢纽。今年6月,兰州智慧产业园转运中心投用,日处理量150万件,分拨效率提升50%,预期年营收6亿元。宁夏银川转运中心投入9.71亿元,配备自动化设备,日处理进港60万件、出港20万件。

极兔还开通兰州至上海、山西、合肥等57条直发线路,银川进出港直达线路36条。天水苹果季增设河北、浙江、江苏、广州专线,时效提升1天以上。

农特产品为快递企业带来惊喜。极兔甘青宁区域负责人杨瑛表示,该区域发展空间大,增速快。最初转运中心产能设计不足,2020年甘肃、青海、宁夏总投资约4500万元,2024年增至2亿元。“第一期规划面向未来5-8年,但投入第三年产能已不足。”杨瑛说。

产能提升不仅来自本地商品流转,新疆、西藏等地商品也需通过兰州等节点中转。杨瑛表示,新疆直邮模式兴起,但部分商品仍需中转,成为枢纽中心重要业务来源。

“快递进村”后,单票成本降低,邮政管理局提供支持,推动农特产品外销。杨瑛说,甘肃省1.6万个行政村中,快递成本偏高的村子从2024年的6000多个降至3000多个,规模化效应显著。快递企业通过降本增效,基本将单票成本降至最低。加上南方深加工行业向西北迁移,带动当地物流发展。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产业地产负责人孙洁表示,国内电商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西部物流需求。汽车制造向西部转移后,产业链集聚效应促进仓储需求增长。仲量联行中国区投资及资本市场工业物流地产负责人韩蕾表示,西部高标仓正从基础配套向供应链核心转型,注重效率与枢纽协同。

西北市场拓展模式灵活多变。快递公司通过租赁、引入投资人建仓等轻资产方式降低投资压力。孙洁表示,快递企业现在更注重资金使用效率与退出机制。

从基础设施完善到无人车与自动化设备进场,西北快递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中东部消费者网购甘肃蜜瓜、新疆葡萄时,将不再被高物流成本拒之门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