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L2+智能驾驶市占率激增,L3级人机共驾时代明年或来临

时间:2025-11-05 18:05:2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孙桐桐 每经编辑:余婷婷

随着L2+级智能驾驶在市场渗透率上逼近规模化应用的“引爆点”,行业正将目光投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落地路径。这一技术跃迁不仅关乎用户体验升级,更预示着汽车产业将迎来颠覆性变革。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技术迭代加速,L3落地进入倒计时

在华汽研究院举办的智驾科普沙龙上,多位行业专家形成共识:当前智驾技术已进入从“人机共驾”向有条件自动驾驶迭代的关键阶段。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指出:“智能汽车是人工智能最靠谱的应用场景,今年自动驾驶的快速演进正是得益于AI技术的突破。”

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陈奇透露,L2+级辅助驾驶正处于市场爆发临界点,其体验连续性已接近“微信式”普及效应。而L3级自动驾驶虽目前多在高速场景试点,但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预计明年将实现功能初步落地。这一判断与地平线副总裁邢勋的观点不谋而合:“当L2++的量足够大时,或许就是L4落地的时间节点。”

安全责任成发展命门,行业呼吁理性宣传

技术狂飙突进的同时,安全规范缺失问题日益凸显。朱西产强调,当前备受关注的NOA(领航辅助驾驶)虽具备自动驾驶特征,但仍属L2范畴,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关需驾驶员严格把关。轻舟智航CEO于骞更直言:“行业应克制宣传‘有路就能开’,转而强调‘能开的地方都好开’,安全必须置于首位。”

这种谨慎态度源于真实案例教训。于骞指出,湿滑路面、漆黑夜间、隧道内斜列车队等特殊场景仍不适合开启智驾功能。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驾驶事故中,超60%发生在系统边界场景,这迫使企业重新审视技术宣传策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成本博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智驾系统已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武器,价格战甚至蔓延至10万元级市场。陈奇分析称,初期研发投入虽高,但随着通用化程度提升,单辆车扩展成本将显著下降。福瑞泰克CEO张林补充道:“AI技术的迭代升级正在快速降低算力、存储等核心成本,未来企业需平衡投入产出比,寻找高效解决方案。”

这种成本优化已初见成效。地平线等国内芯片企业的入局,使域控、传感器等硬件成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邢勋透露:“当产品真正提供用户所需价值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现象将得到改善,这需要企业先做大规模。”

全球竞速中的中国路径

在自动驾驶落地竞赛中,欧洲已率先突破。奔驰EQS通过L3认证后,在德法等国高速公路实现脱手脱眼驾驶。反观国内,朱西产认为“车路云一体化”面临现实阻碍,但AVP(自动代客泊车)前景可期。他预测:“若停车场能为具备记忆泊车能力的车辆提供云服务地图,L3、L4级功能有望明年落地。”

这种乐观预期建立在技术突破基础上。邢勋指出,端到端技术的出现为L4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径,但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取决于数据驱动程度。朱西产则强调安全底线:“系统需提前10秒要求驾驶员接管,明确能力边界,这才是真正的智能汽车。”

标准制定滞后,消费者权益待保障

面对技术狂飙,标准制定显得滞后。朱西产透露,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标准仍在征求意见,预计2027年用户才能依据国标购买安全车型,L3标准落实可能延至2028年。这种时间差迫使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合规风险间寻找平衡点。

在这场智能驾驶革命中,中国车企正通过“车路云一体化”与“单车智能”双轮驱动探索特色路径。随着L2+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一个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