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联社11月11日电,根据国家网信办最新公告,截至2025年11月1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本阶段共有7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审核,同时针对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技术路径调用已备案模型能力的应用功能,地方网信部门同步开展登记工作,新增完成登记的应用或功能达35款。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全国范围内累计已有61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其中306款应用或功能通过地方网信部门登记。此次备案工作覆盖了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语音合成等多类型AI服务,标志着我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备案登记制度旨在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发展,保障数据安全与用户权益。通过备案的服务将纳入常态化监管范畴,地方网信部门将持续开展动态核查,确保技术应用的合规性。
此次新增备案服务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金融等垂直场景的AI解决方案。业内人士指出,备案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同时也对监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