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小米汽车迎来里程碑时刻——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产线,总用时约20个月,这一速度不仅刷新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纪录,更彰显了小米汽车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硬实力。
在庆祝仪式现场,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表致辞,明确提出未来发展的三大核心方向,为小米汽车的持续突破锚定战略坐标。
雷军强调,安全是小米汽车的立身之本。从研发到生产,从供应链到终端服务,小米始终将安全标准贯穿全链条。此次第50万辆整车下线,不仅标志着产能的飞跃,更意味着小米汽车已建立起成熟的质量管控体系。据透露,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量预计突破40万台,这一目标背后,是小米对安全与交付效率的双重承诺。
“科技为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铁律。”雷军在致辞中重申了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数据显示,2025年小米汽车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达320亿至330亿元,资金将重点投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通过持续加码科研投入,小米汽车正加速向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迈进。
雷军指出,AI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是小米汽车实现效率跃升的关键。通过引入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利用智能制造技术提升柔性产能,小米汽车已构建起“黑灯工厂”般的极致效率体系。这一模式不仅缩短了新车研发周期,更让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从0到50万,小米汽车用20个月书写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速度与激情”。随着安全、科技、智能三大战略的持续落地,这家以“颠覆者”姿态入局的车企,正向着更高目标全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