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一则关于魅族科技总部大楼的出售传闻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在58同城平台上发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的一处高端综合办公园区正在挂牌出售,标价高达2.5亿元,总面积约23848.55平方米,发布人为黄先生。
网友通过查询具体地址发现,该挂牌大楼在百度地图上的标记为“魅族科技楼”,且大楼外观与魅族官网展示的总部大楼高度相似,仅缺少了魅族标志性的Logo和字样。这一发现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猜测,不少网友纷纷询问魅族科技是否即将搬迁新总部。

针对这一传闻,魅族科技迅速在官方微博账号评论区作出回应。有网友留言询问:“是要搬新总部了吗?”魅族科技明确表示:“不搬,魅族科技大楼租期还很长,会一直陪着大家,追求源于热爱。”这一回应有效平息了外界的猜测和疑虑。

公开资料显示,魅族科技由黄章于2003年创立,起初以MP3产品起家。2008年,魅族开始全力投入智能手机领域,致力于开发高端智能手机。2009年,全触屏智能机魅族M8正式上市,凭借出色的性能和设计,新机发布五个月销售额就突破5亿元大关,成为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匹黑马。
然而,魅族科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后,魅族因与高通的多年官司导致资金链受到重创,2013至2014年又因库存积压遭遇打击。2015年,魅族亏损超过10亿元,2016年更是陷入“机海战术”的泥潭,开始走下坡路。2018年,魅族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遭遇滑铁卢,仅售出948万台,同比大幅下滑46%,位列市场第7,同期小米以4796万台的销量排名第6。
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魅族科技开始寻求变革。据天眼查App显示,2025年4月,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3.8亿人民币增至25亿元,增幅约555%。8月,公司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苏静退出,黄质潘出任法定代表人,其也是公司CEO,还是创始人黄章的亲弟弟。
黄质潘在魅族科技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4年,黄章刚成立魅族一年,黄质潘就加入了魅族,曾负责过魅族财务、供应链、海外业务等。直到2021年,魅族内部信透露,创始人及原CEO黄章卸任,黄质潘出任魅族CEO。那时据第三方数据,魅族手机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缩减至0.1%。
此后,因为吉利出资收购,魅族CEO多次更换,转型之路继续坎坷。2022年7月,吉利控股的星纪时代宣布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本次战略投资后,魅族科技依旧作为独立品牌继续保持运营。2023年,星纪魅族集团正式成立,吉利系高管沈子瑜出任星纪魅族的董事长兼CEO;黄质潘转任星纪魅族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手机事业部总裁、魅族品牌总经理。2024年5月,星纪时代联合创始人苏静接替沈子瑜出任CEO一职。
2024年,魅族高调宣布All in AI,但原定7月发布的魅族22系列因高层动荡两度延期。一年后,2025年6月,黄质潘重掌大旗,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与此同时,“星纪魅族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旗舰店等平台名称也改回原名“魅族科技”,删掉了代表此前吉利收购主体星纪时代的“星纪”二字。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黄质潘的上台,魅族的产品策略或将重新聚焦中高端。早在2021年黄质潘刚担任魅族CEO时就曾表态,会坚持走中高端路线的差异化策略。但如今的手机市场早已一片红海,在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三星等一众强敌下,抢夺所剩无几的市场并非易事。魅族科技未来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