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外媒调查特斯拉天价薪酬方案:马斯克“躺着”也能拿走数百亿

时间:2025-10-10 11:01:56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网易科技报道

1010日消息,今年9月份,当特斯拉董事会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开出企业史上金额最高的薪酬方案时,他们向投资者保证,马斯克必须实现堪称“火星级”的里程碑式目标,才能在未来10年内获得价值878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董事会的提案称,马斯克必须在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以及公司市值和利润方面“彻底改变特斯拉乃至整个社会”。反之,如果无法实现这些“极其宏伟”的目标,马斯克将“分文不取”。

然而,路透社在分析了相关业绩目标并咨询了十几位研究高管薪酬、企业估值、机器人与汽车发展趋势等领域的业内专家后发现,即便马斯克无法达成其中大部分目标,他依然可能拿到手数百亿美元。

路透社的调查发现,马斯克只需达成董事会设定的几个不一定能实现产品或业务革命性突破的目标,便可获得超过500亿美元。

研究公司Equilar所做的分析显示,即便只完成两个最简单的目标,配合公司股价的温和增长,马斯克就能拿到260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了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以及英伟达CEO黄仁勋等薪酬排名紧随其后的八位顶薪高管薪酬的总和。

四位汽车行业专家表示,汽车销量目标很容易就能实现。如果未来十年特斯拉年均汽车销量达到120万辆,且公司市值从如今的1.4万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2万亿美元,马斯克就能获得价值82亿美元的股票。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市值增速远低于市场长期平均水平;而年均120万辆的销量,比特斯拉2024年的销量还少了50万辆。

本周二,特斯拉为扭转销量下滑的颓势发布了低价版的Model Y和Model 3。六位评估过马斯克业绩目标的机器人或自动驾驶行业专家表示,另外三项产品开发目标的表述模糊,可能会让马斯克在没有显著提升公司利润的情况下依然能获得巨额报酬。

特斯拉和马斯克未回应置评请求。

特斯拉董事会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称:“除非公司价值接近翻倍并且实现了设定的运营里程碑,让股东们看到回报,否则这份拟议薪酬方案对CEO的实际价值为零。”

董事会提出的薪酬方案要求,马斯克必须留任高管至少7年半才能拿到股票,但一经授予,股权即享相应的投票权。

马斯克上月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强调,这份方案“无关‘报酬’,而是关乎我能否对特斯拉拥有足够的影响力,确保公司制造出数百万台机器人时我能够保障其安全性。”

董事会在提案中表示,马斯克“的动力远不止于传统形式的薪酬”。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目标的“弹性空间”

在特斯拉达到2万亿至8.5万亿美元市值里程碑的前提下,马斯克每完成一个目标,就能获得1%的特斯拉股份。

其中一个目标要求特斯拉目前仍需驾驶员干预的“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获得1000万订阅用户。但目标中并未要求FSD系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仅要求其成为一个“高级驾驶系统”。

迈阿密大学专门研究自动驾驶领域的法学教授威廉·怀登(William Widen)表示,这是一个没有行业标准的“凭空创造的术语”。有专家称,只要降价即可轻松实现订阅目标。目前FSD服务的一次性买断价格为8000美元,用户也可以选择每月支付99美元的订阅费用。相比之下,比亚迪等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在免费提供类似的系统。

纽约卡多佐法学院研究自动驾驶的教授马修·万斯利(Matthew Wansley)说:“如果我是马斯克的私人雇用律师,我会很喜欢这些定义。”

另一个目标要求100万辆“没有驾驶员”的机器人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这一定义可能更具限制性,但四位自动驾驶汽车专家表示,这也可以被解释为允许远程操控或从乘客座位上控制车辆,正如特斯拉目前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开展的小规模机器人出租车测试那样,其安全员就坐在乘客座位上。

薪酬协议还设定了制造100万台机器人的目标,这显然是指马斯克长期以来承诺的“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但两位机器人行业专家指出,这一目标并未明确规定是“人形”机器人,其定义更宽泛。协议将“机器人”定义为“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移动的机器人或其他实体产品”。

专门研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市场研究公司Humanoid.guide的分析师克里斯蒂安·罗克塞斯(Christian Rokseth)认为“这个表述非常模糊”,因为投资者期待的是人形机器人。

价值数百亿的“温和”目标

十年内,只要马斯克实现任意两项产品目标,同时公司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就能获得价值264亿美元的股票。如果达成三项目标且公司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则能获得546亿美元。

这意味着,即使马斯克无法交付他本人承诺了十年的无人驾驶汽车,也能赚取到巨额资金。

特斯拉投资方、深水资产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尽管业绩协议中的措辞较为宽松,但投资者最终会要求马斯克交付出革命性的产品。

蒙斯特说:“如果人们开始察觉到这里面有猫腻,他就麻烦了。”

特斯拉董事会在薪酬提案中宣称,马斯克是唯一能带领特斯拉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巨头的人。董事会还透露,马斯克在谈判中曾提出,若未就薪酬达成一致,他可能会“优先发展其他事业”。

公司治理专家认为,董事会明确将未来押注在某位高管身上存在巨大风险。埃默里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姜纬表示,特斯拉董事会赋予了马斯克对公司最高职位的“垄断权”。她说,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让CEO市场保持“竞争性和流动性”。

真正的难点在于利润

马斯克最难的业绩目标可能与利润有关,这个指标没有解释的余地。董事们设定了8个500亿到4000亿美元不等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目标,而特斯拉2024年的该项利润为166亿美元。

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业务几乎贡献了全部收入,但正因车型老化和面临激烈竞争而日渐恶化。新车型Cybertruck也遭遇了滑铁卢。

然而,薪酬方案的结构允许马斯克在没有实现利润目标的情况下获得巨额报酬。每实现一项目标并配合市值增长,都会提供1%的股权奖励。因此,马斯克完成相对容易的汽车销量目标和FSD订阅目标,所获回报与将利润提高近5倍至800亿美元并无二致。

董事会设定的市值目标可能比实现利润目标容易得多。

例如,如果在董事会9月3日批准薪酬方案后的十年里,特斯拉股价每年温和增长6.4%,市值就能达到2万亿美元。这一增速不仅低于过去30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8.5%的年均增长率,也不到纳斯达克指数年均增长13.2%的一半。

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师赛斯·戈德斯坦(Seth Goldstein)表示,特斯拉股票的表现只要能达到市场平均水平,公司市值即可在十年内轻松触及3万亿美元以上。不过他强调,特斯拉的当前估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尚未问世的未来产品”之上。

戈德斯坦说,马斯克若要获得最高额的报酬,必须让“投资者开始看到真正的产品问世。”

南加州大学金融学教授凯文·墨菲(Kevin Murphy)曾为特斯拉2018年的薪酬方案担任专家证人。他承认,汽车销量和2万亿美元市值的目标“算不上多大挑战”,但仅实现这些目标并不能让股东满意。

墨菲说,完成低阶目标所获得的“区区几十亿美元”对志在青史留名的马斯克无关紧要。他说,股东们之所以关注最难的目标和最高的薪酬,是因为他们相信唯有马斯克才能实现。

“这值得吗?”墨菲说,“股东们似乎觉得值。”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