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深圳技术大学宁存政谈半导体:国内优势在量,突破需攻克高精尖

时间:2025-10-16 18:03:3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期间,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院长宁存政教授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就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发表了独到见解。

宁存政教授指出,国内半导体产业在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中低端设备制造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如光刻机、检测设备、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等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这些短板不仅限制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了当前产业升级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环节。


宁存政教授接受记者专访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摄

NBD:半导体产业遭遇‘卡脖子’,您认为对国内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宁存政:欧美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卡脖子’行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光刻机了。但事实上,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卡脖子’环节远不止于此。检测设备方面,全球市场上主要使用的是美国KLA公司的产品,国内虽然也有检测设备生产,但在高精尖领域仍依赖进口。此外,高级镀膜、离子注入、电子束光刻以及EDA软件等高端产品,也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

半导体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不仅支撑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因此,建立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国内产业生态、产业链条和相关设备能力,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NBD: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优势是什么?

宁存政: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规模化生产、成本控制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设备领域,国内已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并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

特别是在深圳及周边区域,依托完整的产业生态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下游已具有较高成熟度。然而,在高精尖技术产品领域,如面向高端制造的关键设备如光刻机等,国内仍存在明显差距,这也是当前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NBD:我们近年在高精尖领域取得了哪些最新成果?

宁存政:以新凯来90GHz示波器为代表,我国半导体领域在各环节正持续涌现创新成果。目前,国内半导体创新活力迸发,中小企业也容易推出新产品,政策环境也相当开放。但整体来看,高端设备难度较大,技术迭代速度随产品门槛的提升而明显缓慢。

在深圳技术大学,我们建设的半导体微纳加工中心就是一个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平台。这是深圳市目前唯一同时具有半导体光电子芯片和智能传感芯片全部工艺设备能力的平台,也是全国高校少有的规模性先进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初衷之一就是为中小企业在高精尖芯片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概念验证提供关键支撑,以降低使用者的研发门槛与成本压力,助力深圳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