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17日讯(记者 陈俊清) 为期三天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下称“2025湾芯展”)于今日(10月17日)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汇聚全球半导体产业精英,围绕AI算力驱动下的市场增长与后摩尔时代技术突破展开深度探讨,成为观察行业趋势的重要窗口。

在展会配套论坛上,Omdia半导体研究团队高级顾问宋卓指出,受AI云服务硬件投入持续推动,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预计达7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数据中心服务器半导体市场规模较2024年增长864亿美元,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Prismark咨询顾问王郑天野表示,2024-2029年全球封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越行业整体,先进封装(如CoWoS、3D堆叠)增速超50%,传统封装市场则与芯片出货量同步增长。从贸易数据看,2025年二季度我国半导体进口额同比增长10.2%,出口额大幅增长17.5%,集成电路出口创历史新高。
面对芯片制程接近物理极限的挑战,产业界正探索三大突破方向:
后摩智能推出的存算一体架构通过“SRAM-CIM + DRAM-PIM”技术路径,有效解决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存储墙”问题,将数据搬运功耗占比从90%降至10%以下。其首款存算一体端边AI芯片已于2025年7月发布,算力达160TOPS,典型功耗仅10W,年底将实现量产。
宋卓分析指出,2025年下半年半导体市场或迎来调整周期,但AI相关领域仍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二季度同比下降0.01%,而人形机器人市场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工业、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望加速研发成本摊销。
从全球格局看,华润微董事长何小龙认为,半导体产业正从“全球化分工”转向“中美欧日韩”多极竞争。加征关税虽短期内加剧国内企业成本压力,但长期来看,国产技术与服务的成熟将推动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随着AI算力芯片功耗飙升(英伟达单GPU功耗2027年预计达1800W),传统48V供电架构已无法满足需求。杰华特副总裁欧阳茜指出,行业正加速向800V高压直流架构演进,通过机架级供电升级实现16倍功率容量提升,支撑高算力数据中心建设。
在应用层面,云天励飞副总裁罗忆透露,国内AI产业正经历两大拐点:大模型推理算力需求将于2026年超越训练需求,国产算力芯片使用比例已接近海外产品。后摩智能软件产品线总经理陶冶进一步预测,云边端协同的混合AI推理模式将成为主流,未来90%数据处理将在端边完成。
本届湾芯展清晰展现,在AI算力需求与周期调整的双重驱动下,半导体产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开启后摩尔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