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潘石屹最新楼市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房地产三大趋势解析

时间:2025-10-22 05:21:10 来源:山丘楼评 作者:山丘楼评

近日,知名地产企业家潘石屹再次就中国楼市发表观点。这位早在数年前便开始大规模抛售资产的行业先行者,其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正逐步成为现实。结合当前市场动态,未来三年中国楼市或将呈现三大显著趋势。

趋势一:二手房市场面临集中抛售压力

2020-2021年期间,大量购房者通过低息经营贷入市,这类贷款通常设有3-5年期限。从2025年开始,首批经营贷将进入续贷高峰期。关键问题在于:当银行重新评估抵押房产价值时,若原评估价500万的房产现值跌至300万,购房者需自筹200万补足差价。

据统计,2020-2021年经营贷年增长率达20%,意味着大量房源面临续贷困境。当众多业主因资金缺口被迫同时抛售,将形成区域性房价下行压力。深圳已有典型案例:某片区12套房源集中低价入市,直接导致区域房价下跌15%,这种现象在金融领域被称为"抛压效应"。

趋势二:房产价值呈现两极分化格局

未来房产市场将出现全方位分化:

  • 建筑类型分化:高层住宅尤其是老旧高层的问题日益凸显。电梯故障、管道老化、消防隐患等随着楼龄增长愈发严重。同一城市中,核心区老洋房价格坚挺,而郊区新建高层却持续阴跌。
  • 产品层级分化:豪宅市场形成独立行情。以上海为例,单价30万+的老洋房仍受追捧,源于其稀缺性带来的投资价值。这类房源挂牌量少,业主普遍持房待涨。

反观普通商品房市场,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40㎡,叠加保障房持续入市,购房者选择空间扩大且决策更为谨慎。未来判断房产价值,需综合考虑地段、产品力等多重因素。

趋势三:去库存政策转向房票安置

当前全国待售新房面积达历史高位,单纯依靠降利率、降首付已难见成效。预计未来将重启拆迁模式,但政策工具发生根本转变:

  • 安置方式升级:现金补偿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房票制度。被拆迁户持房票购买指定新房,既加速开发商回款,又精准降低库存。
  • 项目类型转变:城中村改造、片区联动开发将成为主流。这类项目产生的购房需求,将成为市场重要接盘力量。

对被拆迁户而言,虽选择空间受限,但获得的商品房质量显著优于传统安置房。数据显示,35岁以下群体购房意愿持续下降,房贷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65%降至2024年的38%,市场正从投资属性回归居住本质。

潘石屹曾预言房地产将由投资品回归居住属性,当前市场调整印证了这一判断。黄金时代虽已远去,但健康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对于自住需求者,核心地段优质房产仍具价值;若抱持投机心态,则需警惕市场惩罚机制——那些忽视基本面、盲目跟风的投资者,正在为非理性决策付出代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