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trick Galvan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Off Screen(2023年1-2月刊)
1910年代初,一位名叫孙瑜的年轻电影爱好者曾替同学代跑中学400米短跑。尽管毫无运动天赋,他甚至在到达终点前就晕倒呕吐,但这次经历却激发了他对体育与身体的迷恋。这种热情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深刻影响了他的电影创作。
1923年,孙瑜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翻译诗歌、学习电影、戏剧与摄影。他是否为首位出国留学的中国电影人虽存争议,但海外教育经历无疑为他的导演生涯奠定了基础。归国后,他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开启了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
联华影业是一家进步制片厂,主张“复兴民族电影”,其理念与孙瑜的教育背景和社会关怀高度契合。他的早期作品多关注社会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故都春梦》(1930)、倡导婚姻自由的《野草闲花》(1930),以及反映抗战反帝情绪的《小玩意》《大路》《共赴国难》等。这些影片因触及敏感话题,多次遭遇政府审查。
例如,《共赴国难》被禁映,《小玩意》中的反日情绪也被迫淡化。面对压力,孙瑜曾拍摄符合国民党政策的影片,但始终未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小玩意》剧照
1934年,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将社会问题归咎于“污秽”“享乐主义”与“懒惰”,倡导强身健体。这一背景为孙瑜的创作提供了新方向。同年,中华民国童子军总会成立,《健美月刊》创刊,远东锦标赛资格赛即将举行,一部民族主义体育电影的推出恰逢其时。
联华影业与国民党的历史渊源使其成为理想制作方。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民国外交部长与国民政府高级法院院长,创始人罗明佑也曾为国民党制作新闻片。尽管联华曾因《三个摩登女性》(1933)等影片遭遇审查危机,但通过制作《国风》(1935)等符合政策的作品,最终得以生存。
金焰与孙瑜
在此背景下,孙瑜执导了《体育皇后》。影片讲述农村女孩林璎到上海竞华女子体育学院求学,成为田径明星并打破三项国家纪录的故事。林璎初到上海时,对市民的身体状况感到震惊:“有些人瘦得像骷髅,有些人胖得像肥猪!”她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在于身体虚弱,这一观点与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不谋而合。
影片中,林璎与田径教练云鹏产生情感,后者在讲台上的发言令人联想到蒋介石的演讲:“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精神!任何民族自强的原动力,就是健全的身体。”通过教练的教导与自身经历,林璎最终恢复了对体育精神的信仰。
《体育皇后》剧照
林璎由黎莉莉饰演,她是孙瑜提拔的天才演员。黎莉莉出身革命家庭,父亲钱壮飞为共产党情报工作者。11岁时,她与父亲出演《燕山侠隐》(1926)登上银幕,后成为中华歌舞团团长黎锦晖的养女,并改名黎莉莉以躲避国民党追捕。1931年,中华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黎莉莉开始接受声乐训练,为有声电影时代做准备。
她最初在《一剪梅》(1931)、《银汉双星》(1931)等影片中饰演小角色,后因“天真”的气质被孙瑜发掘。电影史学家汤尼·雷恩曾形容她为“带有异国情调、充满活力和极度自信的性感女演员”。
《银汉双星》剧照
在《火山情血》(1932)中,黎莉莉饰演南洋俱乐部的舞者,以性感形象打断拳击比赛;在《小玩意》中,她则成为激励同胞的积极榜样。与胡蝶、阮玲玉等娇小偶像不同,黎莉莉以健康、性感的身材脱颖而出。电影史学家维克多·范曾指出,小报常将她的腿描述为“玉柱”。
幕后,黎莉莉积极练习篮球、骑马与骑自行车,书包上总挂着网球拍。1934年,她参加上海游泳池开幕式,宣传照中的形象与《体育皇后》中的训练场景如出一辙。丁亚平评价她是“1930年代中国电影向现代观众介绍的完美对象”。
《小玩意》剧照
在《体育皇后》中,黎莉莉展现了孙瑜所说的“天真感”。她倡导“真正的体育精神”,但也会向教练示好,甚至在冷风中颤抖时接受对方的夹克。影片拍摄于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许多运动员由该校学员饰演。
尽管孙瑜倡导“新生活运动”的价值观,但他仍通过作品展现社会批判。例如,影片中一位贫困前运动员的歇斯底里喊叫:“光荣的代价!”奖杯蒙太奇段落谴责了名利的短暂与肤浅,这一手法在孙瑜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孙瑜还在片中隐晦表达反日情绪:一家报纸提到满洲国(日本傀儡国)被取消参赛资格。他在采访中表示:“强壮的身体不一定能救国,但要救国的公民必须有强壮的身体。”
《体育皇后》于1934年4月14日上映,与远东锦标赛选拔赛同日举行。影片开场字幕写着:“献给为体育真精神而努力的战士们”,并取得巨大成功,催生了《体育皇后:现代流行歌曲选集》等商品。运动能力成为名人的有利特征,《妇女生活》《青青电影》等杂志常刊登体育明星与政治家的照片。
黎莉莉在政治风雨后仍保持积极态度,参演《狼山喋血记》(1936),并在丈夫被迫害后坚持表演。她经历第二次婚姻,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晚年,她告诉孙女婿:“有时你需要逆流而上,永远做正确和道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