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荷兰强夺安世半导体遭反噬:美日德车企索赔超2亿欧元/日

时间:2025-10-27 19:09:19 来源:丹徒生 作者:丹徒生

荷兰政府近日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陷入国际舆论漩涡,原本宣称的"国家安全行动"已演变为每日超2亿欧元的经济损失。美日德三国车企联合发起的供应链索赔,将这场科技争夺战推向高潮。

9月30日,荷兰以"防止技术外流"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面管控:冻结全球运营、暂停中方CEO职务、将99%中资股权强制托管。但这一举动迅速暴露战略失误——该企业70%的封装产能位于中国东莞,荷兰获得的仅是"空壳总部"。



当荷兰还在庆祝"胜利"时,中方反制措施精准打击其要害:对安世中国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招使荷兰手中的"战利品"沦为无产能、无技术的空壳。作为汽车电路的"毛细血管",安世芯片虽非高端产品,却支撑着从大众高尔夫车窗开关到宝马安全系统的核心功能。

更致命的是其6-12个月的认证周期与车企仅能维持数周的库存。德国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已计划停产,6万名员工面临失业;日本丰田、本田紧急评估供应链,日本汽车协会发出"全球生产将受严重影响"的警告;美国福特、通用收到断供预警,北美工厂几周内可能减产。



面对每日超2亿欧元的经济损失,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一边宣称"行动是为保护欧洲技术",一边偷偷联系中方要求谈判。但中方立场坚定:先归还企业控制权,再谈芯片供应。法院文件显示,美国早在6月就施压荷兰"更换安世管理层",9月29日发布"穿透规则"后,荷兰第二天即完成法律程序,7天内完成接管。

这场闹剧暴露出荷兰的战略误判:中国手握稀土和产能两张王牌,反制措施一出,连ASML光刻机都面临断供风险。当前荷兰陷入三重困境:美国逼其继续硬刚,车企逼其赶紧服软,中国稳坐钓鱼台。



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中国的现实,在这次危机中显露无遗。正如网友评论:"抢人饭碗者,终遭反噬!"荷兰官员焦头烂额的模样,恰似《让子弹飞》中的经典台词:"想体面?就帮你体面!"这场科技争夺战警示各国:在全球化时代,试图通过强夺手段获取利益,最终可能引爆自身经济雷区。



当荷兰还在为"讨好美国"沾沾自喜时,中国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破坏全球产业链的行为,都将遭到反制。这场半导体争夺战留下的教训值得深思: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强取豪夺终将自食其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