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小人物大历史!《归队》六名抗联战士如何引爆收视热潮

时间:2025-10-28 09:07:01 来源:君笙的拂兮 作者:君笙的拂兮

当夜幕降临,千万家庭的电视屏幕亮起,不同的故事在不同频道中展开,却同样牵动着观众的心。最近,一个有趣的现象悄然出现——身边的朋友们晚上八点后几乎不再回复消息。追问后发现,他们都在追剧。从《沉默的荣耀》到《归队》,从《红石榴餐厅》到《水龙吟》,这个秋天的电视荧屏仿佛开启了“爆款模式”。

数据显示,《沉默的荣耀》累计触达观众10.62亿人次,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被好故事打动的夜晚。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优质剧集如潮水般接连涌现,让人应接不暇。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剧究竟凭什么让人欲罢不能?

六个小人物,一部活历史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归队》这部剧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它没有聚焦高级将领的运筹帷幄,而是将镜头对准六名普通抗联战士。这些战士并非天生英雄,他们穿着破旧的棉衣,在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中饿着肚子与敌人周旋。他们会害怕、会犹豫,甚至偶尔因想家而落泪,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在绝境中坚持了14年。



“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发现真实的历史往往藏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归队》总制片人茅熠坦言,“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小县城,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惊天动地的选择。”这种“小切口、大历史”的叙事方式,让年轻观众也能感同身受——那些角色可能是太爷爷、同乡,或是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

烟火气里的新疆,比你想象的更动人

提到新疆,你会想到什么?雪山草原?葡萄哈密瓜?《红石榴餐厅》彻底打破了刻板印象。故事围绕一家餐厅展开:主人公明亮从大城市回到新疆,决心重振父亲留下的餐厅。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新疆——有创业的年轻人、为女儿婚事操心的母亲、坚持传统手艺的老师傅,也有渴望走出去的少年。



最打动人的细节莫过于明亮与母亲因餐厅创新菜产生的争吵。母亲一气之下说不来店里,结果第二天仍默默拎来一锅熬了一整夜的羊肉汤。“再怎么吵,饭总要吃。”这句朴实的台词,道尽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亲情。

美到极致是争议

《水龙吟》在海外引发热议,但比起剧情,观众更多讨论的是它的“颜值”。打开第一集,精致的服饰、考究的布景令人震撼——全剧共打造847套手工华服,仅女主角的一套头饰,工匠就忙活了半个多月。



然而争议也随之而来。男主角罗云熙的妆容和身材频登热搜:有人认为他太瘦,浓妆显得“妖气”;也有人觉得这正是书中“唐狐狸”的完美诠释。美可以多样,但若为美而美,忽略了角色魅力,便有些本末倒置。

悬疑剧的“骗局”

《重影》是一部“狡猾”的悬疑剧——它让你以为看懂了,下一秒却直接打脸。故事从一桩悬案开始:高叶饰演的刑警刘望追查消失一年的杀人犯秦虹。当你以为马伟成是凶手时,剧情告诉你没有尸体;当你以为林畅是被害者时,结果她是逃亡的杀人犯;就连看似老实的阿顺,也在对警方撒谎。



这种“全员皆谜”的设定,让观众必须主动参与解谜,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编剧卢敏曾分享创作细节:他们让角色说方言、吃地方小吃,就是为了让英雄不再是教科书里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们让吴石唱闽南歌,让角色吃凤梨酥、驴肉火烧,因为这些琐碎的日常,恰恰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当我们看到英雄也会想家、也会为一口家乡味道而感动时,那段历史突然就变得亲近了。如今的观众越来越聪明,不再满足于被说教,也不再容易被糊弄。我们想要的是能让我们哭、让我们笑、让我们思考的好故事。

幸好,这个秋天的荧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选择——你可以沉浸在历史的洪流中,也可以感受新疆的烟火气;可以欣赏极致的东方美学,也可以烧脑解谜。说到底,好剧如镜,既照见历史,也映照当下。它在娱乐我们的同时,也在悄悄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也更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