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战争进入第1343天(2025年10月28日),过去24小时战况激烈,双方攻防不断升级。以下为关键事件梳理:
10月28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多地发动无人机袭击,发射38架无人机,乌军宣称击落26架。作为反击,乌克兰派出近百架无人机直扑莫斯科等俄罗斯核心区域。俄国防部称击落23架乌方无人机,而前一日更创下单日击落193架的纪录。

莫斯科连续两日遭袭引发恐慌,俄军战略与战术飞机紧急从库宾卡和茹科夫斯基机场撤离。泽连斯基下令扩大远程无人机射程,持续对俄腹地施压。此前一日,乌军还袭击了卢甘斯克的俄燃料库及储油设施,造成重大损失。
远在6800公里外的萨哈林岛(日本北部)也未幸免,一座火力发电站爆炸导致全岛约10万居民断电,爆炸原因尚未查明。
1. 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俄军以突击步兵群实施包围,乌军增援部队及国防情报局特种部队反击,动用BTR装甲车和无人机清除建筑物内俄军。战斗在市区西部、中部和东部全面展开,俄军试图关闭包围圈,乌军无人机满天飞,激烈交火持续。

2. 多布罗皮利亚方向:乌军出动29辆装甲车发动机械化进攻,试图攻占沙霍韦和沃洛德米里夫卡。6小时激战中,俄军损失15件装备(2辆坦克、12辆装甲战车、1辆轻型车辆),步兵遭FPV无人机重创。
3. 扎波罗热方向:俄军在奥里希夫一日内损失22辆突击车(共26辆),幸存者试图投降时反遭俄FPV无人机攻击。俄军“人海冲锋”战术导致士兵生存率极低。
4. 哈尔科夫方向:乌军进入沃夫昌斯克森林区攻击俄军阵地,俘虏部分俄军。别尔哥罗德大坝被毁引发洪水,淹没下游俄军阵地,乌军趁机攻击渡河俄军。
过去24小时,前线爆发218次战斗,其中79次集中在波克罗夫斯克。俄军新增1060人伤亡,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此前宣称的“包围乌军1万人”目标未达,反而因虚假战果被鼓舞,俄领导人下令在11月中旬前控制波克罗夫斯克,迫使俄军不计代价进攻。
泽连斯基10月27日表示,停火计划将在7-10天内准备就绪,但直言“俄罗斯不会接受”。他质疑俄方和平诚意,称乌克兰需美国提供远程导弹迫使俄方谈判。乌方预测2025年俄军伤亡将达34.6万人,几乎等同于俄军同年动员人数。

美国同步施压匈牙利,北约特使惠特克称将助匈摆脱俄能源依赖,但布达佩斯“未采取积极措施”。匈总理欧尔班计划赴华盛顿与特朗普会面,寻求豁免制裁,成功概率被普遍看低。
10月27日,俄军误将一架卡-52直升机当作乌无人机,用便携式导弹击落,导致2名机组人员死亡。这是本月俄军损失的第2架卡-52。

国际制裁方面,爱沙尼亚追加15万欧元援助乌克兰能源系统,累计达85万欧元。乌方确定在德国莱茵金属工厂自主生产KF41“山猫”步战车。美国制裁迫使俄石油巨头卢克石油出售海外资产,希腊油轮公司因惧怕制裁拒绝运输俄石油(此前承运俄1/3出口量)。
泽连斯基最新采访中强调:“我们只从自身立场处理外交事务,不会后退,也不会放弃国家任何部分。”他警告,俄罗斯不会获得“胜利”,乌克兰将让俄方付出代价。俄乌冲突的结局不仅关乎两国,更将决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存续或“丛林法则”的回归。

对普通人而言,和平与发展仍是更优选择,但战乱阴影下,这一答案似乎被部分势力刻意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