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依依向北风》自播出以来,便以其紧凑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如今,该剧已经更新过半,剧情也愈发扣人心弦。在最新的剧情中,俞乐山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五金厂,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使五金厂起死回生。
俞乐山首先将仓库里的“废铁”卖给二钢厂,获得了急需的资金。随后,他又聘请了技术员,改进了生产技术,使得五金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这些改革措施不仅让五金厂重新焕发了生机,还带动了周围人们的就业和本市经济的发展。

然而,俞乐山的成功却引来了乔正君的嫉妒。乔正君找到省报社的林主编和王潇,将桥头五金厂批得一无是处,指责俞乐山扰乱了市场,经营管理有问题。更令人无语的是,乔正君为了阐述拉大贫富差距的观点,竟然将俞乐山比作旧社会的山大王。
王潇原本并不愿意写抹黑俞乐山的文章,但在乔正君的挑唆下,最终还是写了一篇批评桥头五金厂的文章。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犀利,不仅批评了桥头五金厂,还指责了负责人的决策,说他们抢国有企业的人才,进行恶意竞争。

那个时候,报纸的影响力极大,是其他传播途径所不能比的。刘达生市长看到这样的文章后非常生气,但他并没有公开发表任何意见。此举却让人误以为他默许了报纸上的看法,因此之前与俞乐山预订了货的商户纷纷违约,桥头五金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看着仓库里打包好却无处可发的货,不少人觉得五金厂没戏了。但俞乐山并未因此而气馁,他相信只要肯努力,总有办法化解危机。雪竹作为一直支持俞乐山的人,看到五金厂陷入困境也不忘出来帮忙。她认为既然一篇文章能把一个厂陷入危机,那就代表着同样可以用一篇文章助厂子起死回生。

在雪竹的策划下,一篇以俞乐山的口吻、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上报了。文章中不仅有俞乐山对厂子建设的个人想法和愿望,还有承包工厂对周围人们和本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虽然俞乐山对雪竹的建议深信不疑,但他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坐等结果,而是安排部分工厂继续生产,一部分则将产品带到市里摆摊零售。

谁成想,文章一经上报就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刘达生市长亲自来到了桥头大队召开大会,并在大会上公开表扬桥头五金厂的带头作用,还鼓励俞乐山继续大胆尝试,促进企业改革,争做全市的改革先锋。
有市长的支持,五金厂的员工仿佛吃了定心丸,而那些客户也对桥头五金厂重燃信心。最终,俞乐山重振五金厂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市长刘达生在查清王潇那篇文章的主使者后,对乔正君很是失望。

原本刘达生把乔正君当作重点培养对象,曾试图通过让乔正君去基层锻炼来考验他。但五金厂事件彻底暴露了乔正君的为人,就算他有后台刘达生也不再考虑提拔。而俞乐山因踏实努力,帮市里搞活企业,得到了市长的重视和认可。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