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视频在年度发布会上正式官宣:由陈道明监制,常江(《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李洁联合编剧,胡歌领衔主演的古装权谋巨制《风禾尽起张居正》正式启动。这是胡歌继2015年现象级剧集《琅琊榜》后,时隔十年再度担纲古装剧男主角。

该剧改编自著名作家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这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以明朝首辅张居正的改革生涯为主线,展现了这位政治家在波诡云谲的朝堂斗争中推动"万历中兴"的壮阔历程。

胡歌饰演张居正的消息公布后,网络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为其儒雅气质与权谋家形象存在反差,但更多历史爱好者指出:这位从"小镇做题家"逆袭为帝国CEO的改革家,其人生轨迹本身就充满戏剧性。在成品未面世前,或许我们更应通过原著了解这位传奇人物。

1525年,14岁的张居正在乡试中落榜,两年后才考中秀才。23岁进入国子监深造,30岁却因直言进谏被排挤回乡。这段"职场空窗期"持续五年,直到35岁重返朝堂。这位被梁启超誉为"明代唯一大政治家"的人物,其早期经历堪称古代版"职场生存指南"。
当时的明王朝已现衰败迹象:十岁的万历皇帝年幼无知,李太后垂帘听政,宦官冯保把持朝政,清流与庸官各怀鬼胎。正是这样的乱局,为张居正提供了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

面对行政效率低下的官场,张居正创造性地推出"考成法":要求官员每日登记工作内容,逐月考核完成度,最终汇总至内阁。这套现代KPI考核的雏形,使明朝官场焕然一新。文史学家朱东润评价其"耐烦"品质:"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追求一劳永逸"。
这种务实作风体现在多个改革举措中:整顿驿站减轻百姓负担,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制,甚至不惜得罪皇室揭露军饷贪污案。当万历沉迷酒色时,他以代写《罪己诏》的方式公开批评,展现了改革家的担当。

在权力与风骨的抉择中,张居正选择了更务实的道路。他深知要推动改革必须掌握实权,因此对冯保的贪腐行为多次迁就,甚至通过联姻巩固权力基础。但这种妥协始终服务于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发现皇帝外公贪污军款导致士兵冻死时,他毅然在朝堂揭露;面对万历的荒政,他以师长身份严厉训诫。
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使其在位十年间为明朝续命百年。即便去世后遭遇抄家毁誉,其改革成果仍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正如他在诗中所言:"已知天地共行客,不为别离愁路难",这种超越时代的担当精神,至今仍引发共鸣。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张居正》小说,由作者熊召政历时十年创作,参考数百部历史典籍,三易其稿。书中232个历史人物均有史可依,从风韵犹存的李贵妃到荒淫无度的隆庆帝,从宫廷斗争到市井生活,全景式再现了万历年间的社会图景。金庸曾盛赞:"历史学问扎实,小说写得有底气"。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堪称现代职场人的生存指南。张居正从基层官员到帝国首辅的晋升之路,其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智慧,平衡理想与现实的策略,对当代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内卷"与"躺平"的讨论中,张居正的故事提供了第三种选择:既不随波逐流,也不盲目对抗,而是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到平衡点。这种生存智慧,或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