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秦雯新剧被央视紧急撤档,录音曝光“袭警捞人”引公愤

时间:2025-11-07 07:47:24 来源:TVB的四小花 作者:TVB的四小花

2025年11月4日凌晨2点,央视电视剧频道的排播表突然发生变动。原定于11月6日首播的秦雯编剧新剧《爱情没有神话》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名为《四喜》的新剧,宣传海报连夜被替换。这一变动距离编剧古二放出那段引发轩然大波的录音,仅过去72小时。录音中,秦雯以炫耀的语气提及“上次跟警察动手那事儿,还不是一个电话就摆平了?”,而电话那头,隐约传来王家卫的咳嗽声。

这并非娱乐圈普通的八卦纷争。当“袭警”“捞人”这些敏感词汇与“名编剧”“王家卫”联系在一起时,触及的是公众对公平的强烈诉求。


01 3分钟录音引爆舆论:炫耀“本事”成催命符

11月1日下午,编剧古二的微博突然更新一条音频,配文仅三个字:“听真相。”这段时长3分17秒的录音,至少隐藏着三个惊人信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秦雯谈及“袭警”的片段。她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得意:“那天在派出所门口跟他们吵起来,推了警察一把,本来要扣人的。你猜怎么着?找了人,不到两小时就出来了。”当被问及“哪个所”时,她轻描淡写地说:“就那个网红所,抓过不少明星的,人家自己都说‘我们这儿名人多’。”

录音中还提及王家卫。秦雯说这话时,背景里有个低沉的男声插了句“太张扬了”,古二后来确认那是王家卫。而秦雯的回应更为狂妄:“怕什么?圈子里谁没点人脉?”

第二个惊人信息是“代写实锤”。秦雯聊起某部爆款剧:“那剧其实是小团队写的,最后只留我一个人名,这行不都这样?”古二在后续爆料中补充,这部剧就是让秦雯拿奖的《繁花》,甚至唐嫣的“汪小姐”戏份,都是他从中沟通调整的。而唐嫣前阵子还在采访里说“秦雯老师量身打造角色,我们像姐妹”。

第三个惊人信息藏在细节里。秦雯提到“袭警”时说“警察也不敢把我怎么样”,古二在评论区补刀:“她不止一次跟人说‘法律是给普通人定的’。”

录音发出后,#秦雯 袭警# #王家卫 回应# 两个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有网友翻出2023年上海某派出所的通报,提到“一秦姓女子因争执推搡民警,已调解处理”,时间线恰好能对上。

而王家卫的反应耐人寻味。他未发公开声明,只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黑白照片——是他电影里常见的“孤独背影”,配文空着。


02 24小时连锁反应:新剧撤档,官媒怒批,警方介入

录音的发酵速度远超秦雯所写的剧本。

11月2日上午9点,《爱情没有神话》的官微突然清空所有宣传内容,央视的“待播剧集”列表里,这部剧彻底消失。有平台工作人员爆料:“凌晨接到通知,所有物料紧急下架,连预告片都不能留。”网传接档的《四喜》剧组连夜加班,演员们凌晨4点就开始补拍宣传视频。


中午12点,河南省官媒《大河报》率先发声,评论标题直指核心:《把“袭警捞人”当谈资,比违法更可怕》。文中写道:“法律面前没有‘名人特权’,炫耀‘搞定警察’,本质是践踏规则。”文章还直接喊话涉事派出所:“别做沉默的旁观者,需要的是蓝底白字的通报,不是不了了之。”

最讽刺的是秦雯的态度。之前被曝“代写”时,她隔天就发律师函否认,还告了三个爆料网友。可这次录音流出后,她的工作室只在11月2日傍晚发了句“录音系剪辑,已委托律师处理”,之后就没了下文。有网友截图,秦雯的微博已经设置成“仅粉丝可见”,之前夸她“才华横溢”的业内人士,悄悄删了互动内容。


03 撕开娱乐圈的遮羞布:编剧署名比脸真,人脉比才华值钱?

秦雯的争议,早已不是第一次。

圈内人都知道,她的“成名路”一直伴随着“代写”质疑。2020年的《我的前半生》爆火,就有匿名编剧爆料“秦雯只改了3集,却拿了最佳编剧奖”。当时她发长文否认,说“每一个字都是自己写的”,还晒出了手写剧本。可现在录音里她自己说“这行不都这样”,等于打了自己的脸。

古二在后续爆料中透露,他跟秦雯合作过3部剧,“每次都是我们小团队写初稿,她改改就署自己的名,稿费拿大头”。他还晒出了聊天记录,秦雯2024年说“《爱情没有神话》你多费心,写完给你包个红包”,可这部剧的编剧署名只有秦雯一个人。

为什么敢这么做?秦雯在录音里说了实话:“人脉比才华值钱。”她背靠某影视公司,又跟王家卫等大导演合作,圈内人就算知道真相也不敢得罪。有编剧私下说:“我们跟她抢项目,人家一句话就能让你出局,这就是现实。”

更让人不适的是录音里秦雯聊起“袭警”时,完全没提“后悔”“错了”,反而把“被捞出来”当成值得炫耀的资本。河南省官媒的评论精准戳中要害:“她的狂妄,源于对规则的漠视——觉得自己是‘名人’,就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种思维在娱乐圈并非个例。前几年某明星酒驾被抓,团队第一时间想的是“找关系压下来”;某流量明星偷税,粉丝说“有钱就能摆平”。可事实是,这些人最后都被依法处理,没有例外。


04 最该追问的两个问题:谁在“捞人”?署名能改吗?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已经不只是秦雯会不会凉,而是两个更本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年“袭警”到底怎么回事?谁帮她“摆平”的?

如果秦雯真的推搡民警,这已经涉嫌妨害公务罪,不是“调解”就能了事的。网友最想看到的,是涉事派出所的详细通报:当时为什么没处罚?是谁打招呼“捞人”的?有没有权力滥用?

就像《大河报》说的:“沉默就是纵容。公众需要的不是‘正在核实’,而是明确的答案——法律面前,到底有没有‘特殊公民’?”

第二个问题:那些“代写”的剧本,署名能改吗?

《繁花》《我的前半生》这些剧,现在还挂着秦雯的名字。古二说“小团队的心血被偷走了”,这话戳中了很多幕后创作者的痛处。有编剧发起“反署名掠夺”倡议,不到一天就有上千人响应。

有人建议行业协会介入调查,把真正的创作者名字加上去。可圈内人都知道难:“已经播出的剧改署名,牵扯太多利益,片方肯定不愿意。”但哪怕改不了,说句实话总可以吧?


05 最后想说:别让“人脉”盖过“规则”,别让“名气”遮住“真相”

11月4日下午,《爱情没有神话》的投资方终于发了声明,说“已暂停该剧所有发行工作,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处理”。翻译过来就是:先撇清关系,等风头过了再看。

而秦雯的微博评论区,已经被“求通报”“退奖”的声音淹没。有人翻出她当年拿编剧奖时的发言:“创作要尊重真相,做人要敬畏规则。”现在看来,满是讽刺。

王家卫的朋友圈依旧没更新,那张“孤独背影”的照片,被网友解读出各种意思:是默认?是无奈?还是想撇清关系?没人知道答案。但不管他怎么想,这件事已经不是“圈子里的事”了——它关乎每个人都在意的公平。

毕竟,这世上最值钱的不是“人脉”,而是规则;最该被敬畏的不是“名气”,而是法律。

希望这次,我们能等到那张“蓝底白字的通报”——不为吃瓜,只为公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