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肖战带火锦州:这座东北小城不止烧烤,更有硬核实力

时间:2025-11-07 23:13:32 来源:国是直通车 作者:国是直通车



文/陈昊星

当"卤鹅哥"让重庆荣昌成为美食新地标,当"鸡排哥"带火江西景德镇文旅经济,2025年的流量密码再次降临东北——因肖战主演电视剧《小城良方》取景,辽宁锦州这座低调的工业城市突然登上热搜榜首。

剧组进驻期间,锦州街头出现独特风景:肖战下榻酒店外,市民自发组织"隔空唠嗑"应援团,温馨氛围让演员直言"感受到城市温度"。这场意外走红背后,实则是锦州多年蓄力的集中爆发。


图片来自网络

工业基因:从新中国第一到现代产业集群

这座被山海关环抱的城市,自古便是东北门户。明清时期,百万关内移民经此闯关东,铸就了"咽喉之地"的战略地位。如今,锦州坐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管道、网络六位一体交通枢纽,矿产资源储量居东北前列。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佼佼者,锦州曾创造21项"新中国第一":第一只晶体管、第一滴人造石油均诞生于此。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激增11.6%,领跑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更以13.5%增速持续领跑,太和区特种合金产业集群更占据全国金属铬48%、钛铁53%、工业锆92%的市场份额。

在辽宁宏拓的智能车间,2.3亿元改造投入让物料运输效率提升30%,钼酸铵纯度突破99.5%;锦恒汽车研发的智能安全气囊填补国内空白,产值年增超120%。这些数据印证着:锦州制造正从"老字号"向"新智造"华丽转身。

烧烤经济学:从街头小吃到城市IP

当工业齿轮高速运转时,锦州的烟火气同样沸腾。不同于淄博的"卷饼套餐",锦州烧烤主打"万物皆可烤"的豪迈:从渤海湾的皮皮虾到黑土地的玉米棒,8500余家烧烤店在美团平台织就覆盖全国的"烟火版图"。

东北石油大学教授宋要武指出:"锦州烧烤的灵魂在于调料矩阵——32种香料调配出千变万化的味型,这种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正是其突破地域限制的关键。"数据显示,哈尔滨的锦州烧烤店客流量常年位居东北城市前列,印证着这一美食IP的全国影响力。

2025年烧烤季更玩出新花样:机器人与烧烤大师的竞技PK吸引百万直播观看,马拉松狂欢夜与烧烤节联动形成"白天运动、夜晚狂欢"的消费闭环。这种"烧烤+赛事+直播"模式,让单日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2亿元。

转型阵痛:从交通短板到区域联动

尽管成绩斐然,锦州仍面临现实挑战。出租车行业乱象曾是游客吐槽焦点,全市缺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现状,制约着城市出行体验。对此,交通部门推出"巡网融合"改革,计划年内投放500辆合规网约车,并试点"地铁接驳专线"破解出行难题。

在区域竞争层面,吉林大学郭锐教授分析:"锦州港受限于内陆地理位置,在吞吐量和国际航线方面不及大连港;煤炭运输优势又弱于秦皇岛港。"为此,《锦州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向南融入"战略:通过沈锦经济带联动沈阳都市圈,借助京哈高铁2小时直达北京的优势深度融入京津冀。

宋要武建议:"锦州应复制'烧烤+文旅'的成功经验,用红色文化赋能工业旅游,比如将辽沈战役纪念馆与笔架山景区串联,打造'红色记忆+生态观光'精品线路。"数据显示,2024年锦州红色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7%,印证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从工业重镇到美食之都,从交通末梢到区域枢纽,锦州的转型之路印证着:城市出圈从无偶然,唯有厚积薄发方能持续闪耀。当肖战的剧组灯光熄灭后,这座城市的真正主角——280万锦州人,正在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