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腾讯独播《实用主义者的爱情》:陈飞宇孙千演绎年代剧新经典

时间:2025-11-07 23:39:24 来源:乐枫电影 作者:乐枫电影

当下的国产年代剧,常被诟病“有情怀者寥寥,有质感者更稀”,但腾讯独播的《实用主义者的爱情》却让人眼前一亮。这部剧没有依赖狗血桥段博眼球,而是凭借细腻的细节、真实的气息与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宛如一锅慢火熬煮整夜的老汤,越品越有滋味,甚至让人隐约找回《父母爱情》的经典质感。



故事将时间定格在七十年代末,一个从工厂车间迈向高考考场的时代转折点。那时的爱情没有“浪漫”的标签,却藏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平淡的问候里,泛着淡淡的甜。男主方穆扬由陈飞宇饰演,他本是养尊处优的高干子弟,却因一场救人事故失忆,从天之骄子跌落为制帽厂里拧螺丝、抡扳手的普通工人。女主费霓由孙千饰演,白天在车间缝制工装,夜晚弹钢琴、学外语,身上既有那个年代女性的坚韧,又透着少见的通透。

两人的命运因一场“假结婚”纠缠在一起。费霓家为大哥婚事急需房子,方穆扬作为救人英雄有资格分到宿舍,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启了一段“先结婚后相爱”的实用主义人生。这个看似老套的设定,在编剧笔下却显得格外真实温暖。没有第三者插足的撕逼戏码,没有误会重重的狗血情节,只有柴米油盐里的温柔细节——他把工资全部上交,却偷偷省下钱给她买雪花膏;她嘴上嫌他浪费,却在他画画时轻手轻脚递上热茶。



有观众评价这部剧的甜“不是偶像剧的糖精味”,而是像听妈妈讲老照片故事时,嘴角不自觉上扬的那种甜。方穆扬和费霓之间“知根知底的喜欢”,没有一句“我爱你”,却胜过所有情话。最让人回味的是,方穆扬假装失忆,却在暗中布下温柔陷阱——所有的关心与体贴,早在重逢那天就有了答案。

陈飞宇此次的表现令人惊喜,他饰演的方穆扬不再是偶像剧中的“高光少年”,而是一个沉默倔强、手上布满老茧却笑起来仍透着少年气的男人。孙千则继《风吹半夏》里的野猫之后,再次突破自我,将费霓的“有骨头的温柔”演绎得淋漓尽致——既能熟练操作车间仪器,又能在夜灯下缝补旧衣,把那个年代的女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剧组在细节上的用心同样值得称赞。为还原七十年代的氛围,他们1:1搭建了制帽厂车间,连搪瓷缸、缝纫机都从老市场淘回。演员提前两周住进厂区,体验粮票购物、踩缝纫机的生活。陈飞宇剪短头发、练习手艺,手上的茧都是真的;孙千的工装裤被磨得发白,袖口的线头都是真实的旧痕。这些细节让整部剧有了温度——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真实的历史再现。

故事后半段,随着高考恢复,费霓终于拿到梦想的入场券;方穆扬的画作也登上美术展。他们不仅是爱情的胜利者,更是那个年代最朴素的“追光者”。当方穆扬的父母归来、平反的风吹开尘封的记忆,他们终于从命运的夹缝里走到了阳光下。这种“爱情和理想双圆满”的结局,看似平淡,却让人心头一暖。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最打动人的,是它的“真”。真到像是从爸妈年轻时的照片里走出来的故事。那些的确良衬衫、粮票、煤油灯下的钢琴声,不只是时代符号,更是一种精神的复苏——人可以穷,但爱情不能假。方穆扬曾说:“我怕冷,你来暖暖被窝。”一句玩笑,却藏着整部剧的核心:在最冷的日子里,人心仍然有温度。

这部剧更像一封写给那个年代的情书。它告诉人们,浪漫不是玫瑰,而是共苦的勇气;幸福不是拥有一切,而是有人在身边,一起熬过黑夜。它的“实用主义”,不是算计,而是在现实中寻找心灵的柔软。



如今的观众早已看腻了悬浮的爱情与浮夸的甜宠,他们渴望的,是人心。是那个在油灯下互相守望的他和她,是那个在时代洪流中仍愿意相信爱的“我们”。《实用主义者的爱情》做到了这一点,它让人重新相信:哪怕时代变了,真情不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