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图 | 《爱情而已》剧照
文 | 冯仑(公众号 | 冯仑风马牛)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挑战与困境。有读者曾向我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究竟靠什么才能坚持下去?’我的答案简单而坚定:‘最重要的就一件事,三个字:我愿意。’
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是难以准确预测的。首先,我们无法预知自己一生能挣多少钱,这其中的变量太多,无人能精准计算。其次,痛苦与幸福的比例同样难以捉摸,即便天天有人相亲追求幸福,离婚率却居高不下。最后,生死更是无法预知,何时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未知数。这三件事,分别关乎利害、苦乐与生死。
然而,很多人却偏偏执着于这些无法掌控的事物,每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这种焦虑不仅影响了心情,更在面对难题时让人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人们往往在多个选择间徘徊,不断后悔,如同来回拉抽屉一般,最终导致情况愈发糟糕。
因此,在做选择时,我们应遵循内心的价值观,而‘我愿意’正是这种价值观导向的体现。以价值观为指引做出的选择,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不焦虑、不后悔,从而坚定地走下去。
释迦牟尼本是王子,却舍弃了王族的奢华生活,选择出家修行。他为何要如此苦修?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愿意。同样,我认识不少企业家,即便年过六旬、七旬,仍不辞辛劳地奋斗着。他们当然知道折腾的辛苦,但他们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追求。
以我从事的房地产行业为例,‘911事件’后,我们参与了纽约世贸中心的重建工作,在一号楼顶层开发运营了‘中国中心’。此外,我们还在中国台北的阳明山上开发了‘万通台北2011’。这两个项目都未带来丰厚的利润,且过程曲折。若将同样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中国大陆其他城市的项目,收益无疑会更高。但从赚钱的角度看,这两个项目似乎‘费力不讨好’。然而,我愿意这么做。因为我希望自己及企业能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促进中美交流、两岸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这就是价值观导向的力量。那么,我们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呢?
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我们的价值观:‘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当然,这句话背后有一个前提:‘必须赚钱’。也就是说,追求理想不能影响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连生活都无法保障,那么或许就需要稍微妥协一下,将赚钱放在首位。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按照价值观来做判断和选择。因此,我们又提出了‘守正出奇’的理念。
所谓‘守正’,就是坚持原则、规范、正道、道德,认真做好企业,清清白白、依法依规地行事。而‘出奇’,则意味着在必要时进行变通。在‘野蛮生长’的年代,如果完全不变通,企业可能难以生存。因此,偶尔的变通是必要的。
然而,在过去30年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做生意应坚持‘守正’,减少不必要的变通。
我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出事都是因为变通过多。为了办事,他们找人、送礼、请客吃饭、勾兑关系,勉勉强强将事情办成。事情办得太慢,又重复上述操作以加快进度。中式餐厅里包房众多,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拉关系、搞变通、破坏规则,不能办的事要办,慢办的事要快办……包房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短期看,这种操作或许能奏效,但其潜在成本极高,出事概率也极大。
因此,我们选择不变通。不能办?那就不办。只能缓办?那就慢慢办。我们不找领导,也不请吃饭,依法依规去做。这样可能会少挣点钱,但挣多少钱本就算不清。挣那么多钱干嘛?只要公司的经营行为是正当的就可以了。
况且,如果将时间拉长到50年、100年的尺度来看,这点钱就更不算什么了。清代的广州十三行里,有一批大商人,其中首富伍秉鉴号称‘富可敌国’。然而,一百多年过去,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更别提他的财富了。
因此,做生意还是得坚持守正、不变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不请客了,少去包房,在大厅吃饭也挺好。
因为坚持按照这样的价值观算账,我很少为钱的事、因为算账得失而郁闷。我们做的都是我们愿意做的事。在公司里,我们有一个说法:‘先算是非,后算得失’。做事之前,先看这事对不对。这样的话,做一辈子生意也不会出事。
要知道,钱分为三类:善款、利润、赃款。中性的是利润,好的是善款,坏的是赃款。怎么保证自己的利润不转化为赃款?那就得先算是非,后算得失,用价值观来算。
正因为如此,我们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做了纽约的项目,做了中国台北的项目。赚得不多,哪怕中间出现了亏损,而这个损失是我承受得了的,我就不后悔。这是我的价值观,我愿意。
俗话说,‘千金难买我愿意’。以前看小说,常见为爱私奔的情节。私奔就是‘他们愿意’,而且是别人干预得越厉害,他们越愿意。因为愿意,颠沛流离都是爱情,寒窑苦守也是幸福,生死与共那叫长情。如果不愿意,再怎么光鲜也都是凑合。
人得活一个‘我愿意’。这不仅是爱情的哲学,更是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