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金鸡奖上,上海题材电影《好东西》大放异彩,成为最大赢家。而提及上海电影,不得不提导演邵艺辉2021年的作品《爱情神话》。这部影片中,老白的家、老乌居住的自由公寓等经典场景,均取自上海一条仅数百米长的小马路——五原路。11月15日下午,导演、编剧、音乐人陈意心做客行知读书会,以这条承载着他十余年童年记忆、满载上海城市记忆的小马路为起点,引领观众开启了一场关于上海人文底蕴与烟火日常的温情回溯。

陈意心以一句地道的上海方言提问开场:“五原路上海话该怎么读?”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他童年时期居住在五原路252弄,这条西起武康路、东至常熟路的小马路,承载了他无数的童年回忆。从“赵主教路”到“五原路”的命名变迁,到中华圣公会救主堂的历史痕迹,再到张乐平笔下“三毛”灵感的悄然萌发,陈意心如数家珍,将五原路深厚的人文底蕴一一呈现。
这条弄堂堪称“名人故里”:越剧大师袁雪芬、爱国实业家包达三曾在此居住,“三毛之父”张乐平更是在这里度过了40多年的时光。中福会幼儿园也曾坐落于这条马路旁。陈意心特别提到,电影《爱情神话》的拍摄地就在他曾居住的五原路252弄。他住在2号,隔壁3号便是《爱情神话》中老白的家的拍摄地。小时候,陈意心曾在弄堂里对着旁边自由公寓Art Deco风格的大楼墙壁打乒乓球,这段经历让他至今对这条弄堂印象深刻。自由公寓,正是电影中老乌的住处,昆曲泰斗俞振飞也曾在此居住。

《爱情神话》里的五原路
五原路的烟火气,更体现在其市井生活中。陈意心回忆,五原路东段曾是热闹的农副产品市场,1980年代初“菜篮子工程”的推广就与这里有着深厚的渊源。如今,就连公共厕所都成了网红打卡点,与陈意心记忆中路口味道难闻的垃圾桶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五原路出发,陈意心带领观众透过电影回望上海的城市变迁。斯皮尔伯格1980年代拍摄的《太阳帝国》在南京路、外滩等地实地取景,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沧桑。侯孝贤的《海上花》、陈逸飞的《人约黄昏》、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电影作品,则以影像复刻了不同年代上海的气质与风貌。
活动现场,陈意心还带来了《五原路二十周年纪念版》黑胶唱片,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更具沉浸感的怀旧情境中。

活动现场互动热烈,有观众询问五原路常熟路口“碉堡式咖啡店”的由来,也有历史爱好者补充《太阳帝国》的拍摄背景,现场氛围十分融洽。
陈意心还曾拍摄过《五原路十周年纪念电影》,他透露,自己将继续记录城市记忆,五原路仍是他长期聚焦的对象。“10年一部片子,下次或许会用动画或AI,但初心不变。”陈意心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五原路的深厚情感。
一条小马路,串起的是上海的人文与烟火。这场读书会如同一次精神上的City Walk,让观众在街巷故事与影像记忆中,读懂了上海城市变迁中“守旧与革新”的平衡,也感受到了本土文化传承的温度。
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