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曾经的两大芯片巨头为了搭上美国的船,狠心切断与中国的合作,给中国科技产业致命一击。
然而,彼时的巨头们或许未曾想到,当时的选择,竟点燃了中国自主突围的燎原之火。
如今,中国已然突围成功,而两大巨头却陷入绝境。
大梦初醒已为时晚!

2025年10月底,台积电总部的报告显示,现在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内的稀土库存仅够维持30天,如果无法获得中国大陆的稀土供应,产能将直接瘫痪。

几乎同时,三星电子发布的财报让市场哗然。
最新财报里,半导体部门季度营业利润暴跌62.1%,存储芯片业务净亏损达12.3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同比狂降40%。

谁能想到啊,五年前还能联手卡住中国科技喉咙的两大巨头,如今一个缺“粮”断炊,一个丢了半壁江山。
这波大起大落,活脱脱一部“自作自受”的现实剧。

在2020年前后,咱们中国市场对于台积电和三星来说,简直就是“提款机”。
在当时,咱们国内的高端手机芯片,比如华为的麒麟芯片,都得找台积电代工;汽车行业里的车规级芯片,也大多来自三星。
就拿台积电来说,它在南京建的芯片工厂,专门生产16nm制程的芯片,光这一个工厂的营收,就占了台积电全球总业务的18%,相当于每天躺着进账两千多万人民币。

三星更厉害,西安高新区的NAND闪存工厂,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都供不上货。
靠这片厂房,三星一年就从中国市场卷走了580亿人民币,占了全球手机存储芯片市场近七成的份额。

那时候咱们的企业也没办法,人家的工艺先进,7nm、5nm的芯片说量产就量产,咱们自己的工厂还在28nm的门槛上徘徊。
所以那几年,台积电和三星在中国市场那是说一不二,芯片价格说涨就涨,咱们也只能咬牙接受。

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断供风波,把咱们逼到了墙角。
2020年,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华为进行制裁,不允许任何芯片厂商给华为供货。
这政策一出来,台积电和三星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以前还跟咱们称兄道弟,转头就响应美国的号召,对咱们的芯片供应说断就断。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后来在内部讲话里提过,光是谷歌GMS服务受限,海外手机销售额就少了100多亿美元。
而芯片断供更让Mate系列高端手机直接“停摆”,生产线被迫缩减,不少门店里高端机型卖断货后只能挂出“缺货待补”的牌子。

美国政客们倒是得意洋洋。
2020年,禁令出台后,时任商务部长罗斯就公开放话:“要让中国芯片技术落后我们至少10年。”

他们大概忘了,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被卡脖子,越逼到墙角,越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国家立刻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支持,广东一口气上马40多个半导体项目,总投资超5000亿元。
深圳的芯片设计、东莞的封装测试、珠海的设备研发,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集群。

中芯国际作为咱们国内芯片制造的龙头,以前一直在28nm制程上打转,2023年终于实现了28nm工艺的稳定量产,这一下就解决了咱们汽车、物联网等行业的芯片需求。
到了2024年,没有EUV光刻机,中芯国际就另辟蹊径,用DUV多重曝光技术攻坚先进工艺,硬生生做出了7nm芯片。
虽然成本高,但好歹解了“燃眉之急”。

海微电子经过多年研发,终于推出了28nm级别的光刻机,虽然不是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但已经能满足成熟制程的生产需求。
要知道,以前全球的光刻机市场都被荷兰ASML垄断,他们根本不卖给咱们高端设备,现在咱们自己能造出能用的光刻机,就相当于打破了他们的垄断。

这边中国在埋头攻坚,那边的两大巨头却渐渐尝到了苦果。
2025年8月,美国又给台积电和三星来了记“闷棍”——突然收回了他们在华工厂的“VEU授权”。
说白了就是之前美国给了他俩一张“特别通行证”,允许他们从国外买生产芯片的零件,不用层层审批;现在这张证被收走了。
这一下麻烦就大了!以后这两家工厂哪怕想从国外进一颗生产用的螺丝钉,都得先报给美国政府审核,一等就是整整三个月。

最倒霉的就是台积电南京工厂。他们一直给咱们大陆的汽车厂供给装在汽车的导航、安全系统的芯片,这下因为审批时间,全都跑去中芯国际拿货了。

如果因为审核流程造成的损失还能接受,那缺少原材料才真是要了它的命。
2025年10月,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明确要求“芯片含0.1%以上大陆稀土且用于14纳米以下制程的,出口需审批”。

一下就掐住了全球芯片业的“命门”。
台积电为苹果代工的芯片,都离不开中国的高纯度稀土。
可台积电的稀土库存早就告急,想紧急采购却卡在了审批流程上。
消息一传开,台积电股价当天就跌了4.2%。

三星的日子更难熬。为了配合美国,三星把部分高端产能转移到了得州,但脱离了中国的稀土供应和庞大市场,生产成本暴涨30%。
2025年一季度,三星半导体部门利润暴跌62.1%,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抢走了12%。

存储芯片领域更是惨不忍睹。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不仅价格比三星低15%,还能根据国内厂商需求定制规格。
以前三星说涨就涨的存储芯片,现在反过来要跟长江存储打价格战,市场份额从70%跌到了45%。
为了节省成本,三星半导体部门甚至开始缩减研发投入,连计划中的3nm工艺研发都放慢了脚步。

这时候台积电和三星才如梦初醒,想起中国市场的好了。
台积电公关部连夜发了篇长文,字里行间都在强调南京工厂的重要性,说要追加投资扩大产能;三星也放话要跟中国企业“深化合作”,还派高管偷偷来北京谈合作。

可现在才来示好,是不是太晚了?
咱们中国市场不是没给过它们机会,2023年美国政策松动的时候,咱们也欢迎它们继续在大陆发展,可它们那时候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走,把咱们的善意当空气。
现在咱们自己的芯片产业起来了,中芯国际的全球晶圆代工份额已经爬到了6%,稳居全球第三,长江存储、长电科技都成了各自领域的巨头,有了替代方案,谁还会回头看他们?

有网友说得好:“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句话用来形容台积电和三星,再合适不过。
他们以为断供能打垮中国科技产业,却没想到反而点燃了咱们自主突围的火种,最终把自己逼进了绝境。

在科技博弈的时代,没有永远的巨头,只有永远的利益,更有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依赖别人的技术,就像把命运交给别人,随时可能被釜底抽薪。
而中国芯片的崛起,从来不是为了报复谁。
而是为了告诉世界:合作共赢才是科技发展的正道,而自主创新,是参与合作的底气。
参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