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京街头反战游行的画面让不少人感到欣慰:日本民众并非全然支持激进言论,仍有声音反对高市早苗“出兵台海”的狂妄主张。然而,日本共同社最新公布的全国电话调查结果,却如同一记重拳,击碎了部分人对日本社会的“善意想象”——数据不会说谎,日本民意对台海问题的真实态度,已清晰可见。

民调数据:近半日本人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根据日本共同社的调查,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69.9%,部分统计甚至突破82%。这一数字并非在其沉默时攀升,而是在她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要武力介入台海”后激增。更值得警惕的是,48.8%的日本人支持在“台湾有事”时行使集体自卫权,即允许自卫队动武介入台海;超六成民众支持增加军费。相比之下,东京街头百余人的反战游行,在日本整体社会中显得微不足道。

社会右转:政客迎合民意,而非情绪失控
过去,许多人试图自我安慰:极端的是高市早苗等政客,日本普通民众仍热爱和平。然而,民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高市敢如此表态,是因为她深知日本社会存在大量支持者。她并非情绪失控,而是在迎合民意,通过炒作台海问题激化中日矛盾,以此刷取支持率。换句话说,不是一个政客“疯了”,而是整个社会在整体右转。

深层原因:经济挫败感与安全焦虑的交织
日本为何走向这一极端?其经济已陷入“失去的40年”:GDP停滞不前,钢铁、电子等传统支柱产业被中国碾压或被中韩挤出市场,半导体份额从全球20%跌至零头,手机业务彻底退出舞台。年轻人面临就业、购房、结婚难题,老年人贫困率居高不下,社会整体弥漫着“看不到未来”的绝望情绪。此时,右翼政客抛出“解压方案”:问题不在日本自身,而是中国太强、周边太危险。于是,“扩军”“军费”“修宪”“敌基地打击能力”成为日本近年关键词。

美国因素:日本将美国视为“底牌”
日本已习惯将美国视为安全保障:军事上依赖美国撑腰,政治上为美国冲锋陷阵。高市早苗之流的算盘很清楚:在台海方向替美国冲锋,美国必然在安全上对日本加码,同时帮助其逐步掏空战后体制。她口中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实则是“台湾有事,日本就有机会借题发挥”。挑衅中国、刺激台海,已成为其政治工具。

民意转变:十年间,日本社会对“出兵”的心理门槛消失
更令人震惊的是,日本社会对“赌国运”的风险不仅不反感,反而在民调中给予支持。2015年,日本讨论集体自卫权时,全国两百多个地点爆发游行,超半数民众反对出兵;如今,反战游行已缩水为象征性活动,反对声降至四成多,支持干预台海的人数几乎追平甚至超过反对派。短短十年,日本社会对“出兵”“介入”“动武”的心理门槛已被彻底磨平。

中国应对:外交、军事、经济三管齐下
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已采取强硬措施:外交上召见日本驻华大使,点名高市早苗言论“极其错误、极其危险”,要求日方负责;军事上,黄海演训、绕日航巡、台海战备警巡接连不断,055大驱、轰炸机编队频繁亮相日本周边,传递明确信号:台海不是日本可以幻想的地方,越线必遭反击;经济上,大量赴日旅行团退订,日本旅游股应声下跌。日本外务省官员虽急赴北京,试图淡化话题,但在“道歉”二字上始终回避,暴露其“小事化了”的侥幸心态。

结语:丢掉幻想,直面现实
对日本社会,我们最该丢掉的是“日本民众无辜”的幻觉。这组民调已将日本的真实面貌摊开在眼前。日本是否继续走向军国主义,是其自身选择;中国的态度,正如薛剑领事所言:“谁敢越红线,谁敢擅自伸过来肮脏的脑袋,我们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