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试图挪用中国“十二生肖”文化的韩剧《十二使者》遭遇了滑铁卢,该剧以高达230亿韩元的制作费和韩国当红明星马东锡、朴烔值的加盟为噱头,却最终因文化挪用的尴尬而扑街。这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剧在文化挪用道路上的困境与无奈。
在宣发阶段,《十二使者》曾高调宣称以十二生肖为原型,这一举动瞬间引发了韩国网友的力挺,他们似乎将此视为一种“文化胜利”。然而,当剧集真正播出时,韩国观众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这部剧。十二生肖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在韩国却并无深厚根基,强行融入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甚至四不像。这种文化挪用的尴尬,让韩国观众自己都感到不适。
事实上,韩剧在文化挪用上并非首次失手。近年来,随着“偷文化”成为流量密码,大量韩剧开始尝试挪用中国文化元素,从汉字到中餐,无一不被涉猎。然而,这种盲目跟风的结果却是一部比一部扑得厉害。就连网飞这样的国际流媒体巨头,也开始对韩剧的制作费进行削减,这无疑是对韩剧文化挪用现象的一种讽刺。
那么,《十二使者》的失利是否会让韩剧放弃文化挪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有像《破墓》偷汉字文化、《暴君的主厨》偷中餐文化这样的失败案例,但韩剧依然乐此不疲地尝试着。毕竟,在网飞等国际流媒体平台的推动下,文化挪用似乎成了一种“捷径”,可以让韩剧迅速获得国际关注。
在《十二使者》的评论区,我们看不到对剧情的深入讨论,因为观众根本看不懂。于是,他们只能将矛头指向演员,尤其是另一位主演朴烔值。而导演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结果,他在拍摄时就给朴烔值开出了接近马东锡的高额片酬,以便在作品失利后有人背锅。这种操作,无疑是对文化挪用现象的一种讽刺。
此次《十二使者》的失败,再次暴露了韩国在文化挪用上的困境。他们似乎对中国的所有文化元素都感兴趣,但自己却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看到什么都想偷的行为,不仅让韩国观众感到尴尬,也让国际观众对韩剧的文化价值产生了质疑。
在他们的历史中,十二生肖的概念几乎不存在。因此,即便是强行改编,也显得异常尴尬。这或许就是文化挪用的代价吧——偷来的终究不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