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剧集庆功宴:平台营销新策略与行业风向解读

时间:2025-09-26 03:29:55 来源:德塔文影视观察 作者:德塔文影视观察


剧集庆功宴:是爆剧的狂欢,还是平台的营销棋局?

近期,《朝雪录》庆功宴意外登上热搜,主演敖瑞鹏、李兰迪在微博分享的现场照片中,背景疑似还原了剧中男女主大婚场景,引发网友热议:“辛迪瑞拉CP售后堪称天花板!”然而,这场庆功宴举办时,《朝雪录》已收官月余,平台意图延续爆剧长尾效应的意图不言而喻。爱奇艺CEO龚宇、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的出席,更凸显了平台对爆剧的重视程度——上一次两人共同现身剧集庆功宴,还是《生万物》时期。


图源:微博

镁光灯下,主创团队举杯相庆,欢声笑语交织成行业图景。这场盛宴既是过去的总结,也是新征程的起点。但在降本增效成为行业主流的当下,平台为何仍愿为一部已收官剧集投入重金?这背后,藏着平台对爆剧长尾价值的深度挖掘。

01 爆剧的仪式感,非爆剧的“安慰奖”?


电视剧《繁花》中有一句台词:“经常庆功,就能成功。”对剧集而言,庆功宴是成功的仪式化宣言。据德塔文统计,今年爱奇艺举办庆功宴的剧集最多,包括《淮水竹亭》《生万物》《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除《淮水竹亭》外,其余作品站内热度均破万;腾讯视频凭借《雁回时》《折腰》两部热度破30000的爆剧,庆功宴顺理成章,而《棋士》《扫毒风暴》豆瓣评分7.5,也算口碑佳作;优酷仅《藏海传》举办庆功宴,《凡人修仙传》则低调收官;芒果TV的《深情眼》等小爆剧未有动静,或因国企身份的考量。


图源:《藏海传》官微

为精准狙击观众,爆款剧在庆功宴细节上别出心裁:《生万物》的蛋糕绘有剧中“小独角”图案,《雁回时》的菜单以“雁鸣春宴”为主题,菜品名如“母女连心”“棋子暗涌”“雁声起”等紧扣剧情,成功为剧集再赚一波关注。但庆功宴似乎成了剧集收官后的“标准流程”,能否延续长尾效应,仍取决于剧集质量。今年举办庆功宴的剧集呈现两极分化:一类是《生万物》《雁回时》这样的爆款,另一类则是《淮水竹亭》这类市场反响平平的作品。

对爆剧而言,庆功宴是胜利的加冕礼。《生万物》台网双爆,拉动爱奇艺股价,庆功宴是对其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的再次确认。


图源:微博

对非爆剧而言,庆功宴更像“安慰奖”。《淮水竹亭》口碑存疑,却在国内、国外举办两次庆功宴,引网友调侃:“一星乱飞”“无效庆功”“自我感动”。但《淮水竹亭》周边销售火爆,爱奇艺Q2财报显示,上半年自营影视卡牌业务商品交易总额破亿,其中《淮水竹亭》和《临江仙》卡牌销售额创纪录。若以赚钱为标准,《淮水竹亭》的庆功宴似乎无可厚非。


图源:微博

剧集热度回落后,庆功宴的受众触达与转化效果存在天花板,但其“仪式感收官”的姿态,易为爆剧打造新话题,让观众注意力回流。热搜词条不仅是平台对剧集成绩的总结,更是构建二次传播窗口的契机,可延缓IP热度衰减,延伸剧集在社交媒体的讨论周期。对片方与平台而言,庆功宴既是巩固用户的情感纽带,也是争取最后一次规模化曝光的战略性努力。

02 平台的“营销场”与“广告牌”


庆功宴的目的从不只是庆祝,更是平台精心设计的营销活动与实力展示。对平台而言,这是面向市场“秀肌肉”的绝佳机会。通过庆功宴,平台可将抽象的剧集数据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社交场景,增强观众记忆点,推进招商动作。

不同体量、成绩的剧集庆功宴,仪式感差异明显。腾讯视频的《折腰》排面拉满,庆功宴被称为“回门答谢宴”,CEO孙忠怀坐C位,现场布置中式美学风格,相关词条屠榜热搜,满足粉丝CP售后需求;而《棋士》庆功宴仅晒出主演与蛋糕合影,热度寥寥。庆功宴由平台与片方合办,高层出席的含金量,侧面反映平台对剧集热度、商业价值、口碑的认可程度,差异表现成为剧集受欢迎程度的可视化指标。


图源:《棋士》官微

一场成功的庆功宴,是平台展示制作、运营与商业变现能力的活广告。《生万物》庆功宴由全体主创及爱奇艺高层参加,向广告主、资方传递“爆款可复制”的信心。本质上,庆功宴是剧集宣传的“后置战役”,借助典礼热度延续IP生命力;也可能是平台面向广告主的“前瞻性招商”资本。盛宴背后,暴露出长视频平台在内容不确定性加剧、招商压力增大的生存策略。

庆功宴意在将单点爆款转化为平台的信用资产,缓冲内容不确定性风险,并通过仪式的公开性与感染力,向市场证明持续产出价值的能力。若高投入的庆功宴能换来后续项目的融资便利与招商溢价,便不再是成本支出,而是一笔高效的战略投资。

庆功宴不仅是剧集生命的终点,更是平台商业循环的关键节点——它重申行业共识:值得庆祝的不仅是剧集内容,更是平台将内容转化为商业变现的可持续创作能力。

03 盛宴之下的冷思考


庆功宴的喧嚣背后,映射出行业对“可量化成功”的集体渴求与内在焦虑。随着观众注意力分流、短剧崛起,长视频内容增长红利消退,每一场盛宴都成为平台证明“爆款制造能力”的符号化展演。平台举办庆功宴的目的,不仅是宣传作品,更是维系行业在场感与话语权。

于是,围绕数据的“仪式性竞赛”上演。各平台竞相抛出“第一”“破纪录”“热度巅峰”等战报,甚至同一剧集衍生出多个“冠军”头衔。这种对数据的过度包装,令庆功宴沦为资源博弈的延伸战场。


图源:《藏海传》官微

当庆功宴从“共享喜悦”转变为“彰显存在感”,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部分剧集陷入排场与规格的攀比漩涡,导致网友吐槽“无效庆功”。当营销声量覆盖创作静默,当仪式隆重反衬内容贫瘠,何尝不是企图在喧嚣中隐藏作品的真实尺度。


图源:微博

按理说,庆功宴本应是好作品的回响,却可能在激烈比拼下沦为平庸项目的遮瑕膏。当内容产业过度关注表面热闹而忽视内容本身,平台举办庆功宴的初衷早已本末倒置。

灯光会暗,宴席终散。行业若要在可持续道路上行稳致远,必须完成从“崇拜热闹”到“回归创作”的转变。理想的庆功宴应当是对优质内容自然而然的表彰,是IP价值圆满落地的句点,而非平台生造光环的营销策略。

影视行业的良性运转,既需要庆功宴这样的仪式来激励人心、繁荣市场,也需要平台保持对内容的敬畏,避免本末倒置。当烟花落尽,杯盘撤去,真正值得被铭记的瞬间,从来不是哪一场极尽奢华的盛会,而是那些能穿越时间、触动人心的作品。

撰稿:雨过炊烟

责编:苏秦




设为星标,精彩内容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