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即将实施针对中国船东及船舶的新港口费政策,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正进行重大战略调整。据外媒披露,该公司计划自2025年10月1日起将总部从中国香港迁至新加坡,同时将旗下约100艘集装箱船的船旗由中国香港更换为新加坡船旗。这一举措旨在规避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生效的港口服务费用新规。
目前,Seaspan已在新加坡设立注册所有权实体,用于承接完成船旗变更的船舶。这些转挂新加坡船旗的船舶主要租赁给中远海运集运、万海航运、德国赫伯罗特、法国达飞、丹麦马士基及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等国际航运巨头。
USTR在今年4月公布的港口费用修订计划显示,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东及运营商、中国建造船舶以及在美国以外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实施阶梯式收费。具体标准为:每航次按船舶净吨位征收50美元,2028年将增至140美元;对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无论船东国籍,将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载集装箱120美元(取较高值)收费,2028年分别增至33美元和250美元,且每艘船每年最高收取5次。
根据递进征费机制测算,一艘由中国船厂建造的10000TEU集装箱船停靠美国港口,当前将被收取每航次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54.58万元)的港口费用,2028年将增至2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80.37万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在中国香港注册,船队中上百艘船舶挂中国香港船旗,且大量船舶由中国船企承建。此次迁址及船队换旗,被视为规避美国港口费直接影响的战略选择。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Seaspan运营182艘船,总运力约189万TEU,平均船龄7.1年;另有42艘在建新船及2艘已签约购入的二手汽车运输船,全部在建新船将于2029年8月前交付。其现有运营船队中,126艘挂中国香港船旗,由中远海运集运、阳明海运、马士基、ONE、赫伯罗特及以色列以星航运等租赁运营。
近年来,Seaspan持续扩张船队,在中国船企订造大量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2020年至2021年间,该公司订造70余艘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一度超过80万TEU,居全球首位,其中大部分由中国船企承建。此外,还有10艘15000TEU双燃料船(共15万TEU)由三星重工建造。
2024年,Seaspan重返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全年订造41艘集装箱船,全部由中国船企承建,包括沪东中华6艘13600TEU船、新时代造船8艘9200TEU和5艘16800TEU双燃料LNG动力船、扬子江船业12艘9000TEU和10艘17000TEU双燃料LNG动力船。
今年4月,Seaspan在外高桥造船下单6艘11400TEU级集装箱船;8月又与沪东中华签约建造12艘9000TEU集装箱船。值得一提的是,这18艘订单连同去年沪东中华的6艘13600TEU船均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新船交付后将由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租赁运营。
业内人士指出,Seaspan的迁址和换旗决策可能只是全球航运业更大范围调整的开端,凸显地缘政治正在重塑航运和船舶融资格局。据悉,欧美航运公司已开始逐步放弃中资融资,转向日本租赁和其他融资替代方案,全球航运公司正在重新评估现有合同,以减轻新政策下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