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 《激战》剧照
一位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向冯仑提问:职场与校园差异巨大,同事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有人提前请年假旅游,有人摸鱼吐槽领导,有人任劳任怨加班,也有人只做分内事。他困惑于应该向哪种同事学习,以及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工作。
冯仑回应称,这本质上是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他将人生分为两种:95%的人过着维持社会延续和发展的生活,遵循传统价值观、道德和生活方式,如20多岁相亲结婚、30岁生孩子、买房等。这类人更倾向于按点上下班,对加班和“996”感到不满,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而另外5%的人则挑战命运,创造自己的未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类人往往比“996”还要辛苦,比如许多六七十岁的企业家仍在奋斗。对于奋斗者和创业者来说,假期加班、“996”是基本要求。
冯仑提到,他年轻时曾遇到一位老先生,对方严肃地说:“年轻的时候累是福气,说明有人给你机会尝试和锻炼。年轻时不累,到老才累那叫可怜。”他强调,如果年轻时对自己有要求、有期待,甚至想创业奋斗,就应该努力工作而不抱怨;如果只是想过日子,那么朝九晚五、早点回家做饭逛街也不错。
当被问及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时,冯仑表示他当时也是超努力、超辛苦的。他与几位大学同学曾聊到这个话题,他们是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考上的大学,那时多数人不读书,他们能考上大学比一般人辛苦得多。
毕业后做生意,他需要求人、跟各种人打交道,无法按照正常点上下班。他要找一切机会与客户、投资人、股东和公司内部的人沟通、交流、谈条件、谈交易,这些都无法用正常上下班时间来约定。
针对网上流传的“00后整顿职场”现象,如反向背调公司、拒绝领导画大饼、不为合群而合群、拒绝加班等,冯仑认为这虽然是个案且可能不少,但并非特别普遍的状态,有些说法存在夸大。
他指出,这是一个老话题。从三十多年前创办公司到现在,每过几年都会被问到类似问题。当年大家发现80后很不一样,觉得他们叛逆不好管理;到90后进入职场时,也聊起了类似话题;现在主角又成了00后。
冯仑开玩笑说:“当80后在大半夜抱着孩子去一趟儿童医院后,他就和70后、60后差不多了。社会在不断地重塑他、改造他。”他相信,再过几年,当00后抱着孩子去儿童医院时,聊他们这一代人的声音就会减少,然后10后又来了。
他认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代际的文化冲突和代际的传承。所谓代际文化冲突,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特定年龄时的反叛,但这个问题很短暂,大概两三年就过去了。
而代际的传承,则表现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学习成人规则。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漫长的青春期,在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要学习成人规则。这些规则很复杂,包括刚正不阿、舍身取义,也包括阿谀奉承、巴结领导。
冯仑强调,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离开学校步入职场,对很多成人规则可能还不熟悉。被“蹂躏”几次之后,就会慢慢懂得自律与他律、领导与被领导。到了三十岁,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自己也被“蹂躏”得多了,成人社会的规则也就摸透了,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这时就会发现,三十岁到七十岁的成人世界很多规则是一样的。见了领导都懂得怎么去巴结,但十岁的孩子多数是不知道巴结领导的,因为他们没进入成人社会。所以,这个事与你是80后、90后还是00后无关,与你当下的年纪和所处的成人社会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