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央视《阵地》热播:文化抗战史诗,致敬民族不屈精神

时间:2025-10-01 03:42:09 来源:暖心萌阿菇凉 作者:暖心萌阿菇凉

央视又推出一部精品力作!未做大规模宣传便直接登陆黄金档的《阵地》,一开播便迅速吸引观众目光,让人沉浸其中。这部剧集结了冯绍峰、李晨、王劲松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却并未聚焦于常见的战场厮杀,而是独辟蹊径,讲述了一群文人以笔为枪,投身文化抗战的感人故事,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该剧背景设定在1938年至1944年的桂林,郭沫若、夏衍等文化巨擘齐聚于此,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抗战。剧中没有炮火连天的宏大场面,但每一幕都扣人心弦——印刷厂遭轰炸,夏衍却淡定地说“白纸在路上了”;报社面临特务封锁,李克农则机智周旋,力保稿件安全。周恩来同志的一句“把笔当枪”,深刻揭示了这群文人的战场:笔墨即是刀枪,文章即是子弹。



演员们的表演堪称精彩绝伦。冯绍峰饰演的夏衍,在油灯下修改剧本时,听到搜查声,不慌不忙地递上茶水,手却悄悄将稿纸往身后藏,那份沉稳与机智令人赞叹;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一句“回自己家怕什么”,将文人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就连常在综艺中露面的李晨,此次饰演李克农也表现得极为靠谱,智勇双全,完全未让观众出戏。



最令人动容的是剧中的真实细节:夏衍的话剧《一年间》激发了国人的振奋之情,陶行知在山洞中坚持办学,即使敌人来袭,文人们也将印刷厂搬入山洞,在油灯下撰写文章、组织演出,台上高呼“保卫家国”,台下则举着油灯应和。那一刻,我们才深刻理解到,何为“文化在,民族就在”。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观看《阵地》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让我们重新想起了那些被历史忽略的文化战士。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无需再以笔为枪进行战斗,但每个人的岗位都是自己的“阵地”,这份坚守与担当,至今仍然弥足珍贵。还未观看的观众,真的应该补上这部好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