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这部等待8年的《风林火山》终上映,是烂片还是神作?

时间:2025-10-02 13:07:57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过去数年间,若论哪部华语电影最具神秘色彩,《风林火山》当属首选。这部2017年便完成拍摄的作品,每年岁末年初总会出现在影迷的「年度期待片单」中,却始终不见踪影。期间更传出预算超支、主创矛盾、项目停摆等负面消息,直至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才首次揭开面纱,最终选择在国庆档与观众见面。

然而这部姗姗来迟的作品,似乎并未迎来预期中的喝彩。电影节期间口碑遭遇滑铁卢,公映预售排名垫底更预示着其市场前景堪忧。尽管导演麦浚龙始终坚信作品经得起时间检验,但现实反馈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史诗构想下的创作执念

从剧情架构来看,《风林火山》的故事线并不复杂。金城武饰演的贩毒集团继承人,为洗白身份策划了一场清除计划:所有与家族犯罪有关的人物,包括古天乐饰演的杀手、刘青云饰演的腐败警察以及杜德伟饰演的兄长,都将被收买或铲除。而梁家辉饰演的旁观者,在目睹这场血腥博弈后,最终扣动了射向金城武的致命一枪。


《风林火山》官方海报

在香港警匪片的传统图谱中,这类题材早已形成成熟的叙事范式。但麦浚龙显然不满足于重复既有模式,他坦言这部作品打破了「以故事为核心」的常规框架,更注重在矛盾爆发前营造持续的张力。为此,剧本打磨历时五年之久。

这位出身电讯大亨家庭的富二代导演,从未将电影视为谋生手段。从歌手到演员再到潮牌主理人,他的创作轨迹始终遵循内心驱动。2010年自编自演的《复仇者之死》,以「以为是破案片实为复仇剧」的反差引发关注;2013年执导的《僵尸》,则在恐怖外壳下包裹着沉重的人生隐喻。

《风林火山》延续了这种创作基因:类型片框架下填充着文艺内核,在叙事缝隙中拓展表达空间,形成独特的反类型气质。冷色调影像成为其美学标志,麦浚龙认为在万紫千红的世界中,黑白两色最能聚焦观众注意力。

失控的叙事与过时的隐喻

创作灵感源自2013年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一个深夜。麦浚龙因时差失眠,站在窗口凝视静谧的暗夜水城,与香港通宵达旦的霓虹形成鲜明对比。这个画面催生了《Sons of the Neon Night》(霓虹夜之子)的初始构想——通过众生相描绘都市秘事。

成片中每个主角都背负隐秘前史,连配角都留有叙事伏笔。但庞杂的支线在两小时片长内显得支离破碎,挤占了必要的故事铺陈。据传原定剪版本长达六小时,最终因超出常规电影容量而被迫删减。

这种表达失控直接导致项目延宕,更引发致命问题——时代错位。当北纬22°的漫天飞雪成为视觉符号,影片试图传达的寓言指向并不复杂: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旧日焦虑的重现,以及某种集体情绪的投射。这种表达在麦浚龙开机前一年,就曾出现在杜琪峰监制的某部港产片中,并被视为年度佳作。

但并非所有寓言都能穿越时空。当麦浚龙用六年时间打磨这部作品时,外部世界已发生剧变。某些诉说与感怀或许在特定时期能引发共鸣,如今却显得陈旧过时。就像一块陈年琥珀,它注定难以在2025年的银幕上绽放应有光彩。

记者:徐鹏远
编辑:杨时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