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聂海胜这个名字,人们总会联想到他三次飞天的壮举。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二号,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次次挑战太空极限,将中国航天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作为少将军衔和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始终保持着低调务实的作风。2024年正式从航天员大队退役后,他并未选择安享晚年,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位“飞天将军”的退休生活。
聂海胜1964年出生于湖北枣阳的一个普通农家,父母每日辛勤劳作,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他就深知上学是改变命运的出路。17岁那年,他从25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89年,一次飞行事故中,他从千米高空弹射逃生,落地后拍拍身上的尘土,便又重返蓝天。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直伴随着他进入航天队。
1998年,聂海胜入选首批航天员,选拔过程极其严格,从牙齿到毛孔都进行了全面检查。他凭借过硬的素质成功入选,并在训练中承受了超重、失重、噪声冲击等极限考验。模拟舱内,他关灯摸黑练习操作,将肌肉记忆练得如同铁板钉钉般牢固。
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首飞太空,聂海胜虽未入选,但并未气馁。2005年,他瞒着妻子报名参加神舟六号任务,并成功飞天。归来后,妻子聂捷琳(护士出身)为他精心调养身体,定制营养餐,两人共同度过了航天路上的重重难关。2013年,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中,他与王亚平、张晓光在轨直播,吸引了6000万学生的目光。2021年,57岁的他担任神舟十二号指令长,出舱拧螺丝的场景至今令人难忘。三次飞天,他成为了中国航天的活教材。
退休后,聂海胜并未闲着,而是以更加低调的方式继续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他选择的活动都围绕科普和传承展开,旨在激发更多年轻人对航天的热爱。2024年3月底,他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逐梦星空”分享会,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航天生涯,从神舟六号雪地出征到神舟十二号天宫建站,一个个故事串联起高燃瞬间。他强调,攀登科技高峰需要一步步来,年轻人听后备受鼓舞。
4月,他前往武汉航天文化论坛,鼓励年轻一代钻研航天技术,并探讨国际合作如何推动文化传播。紧接着,他又参加了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与专家们对台词,讨论航天与艺术的结合。8月初,上海交通大学“星火传梦”航天夏令营开营,他现身讲座,分享三次飞天的亲历故事,从选拔到出舱,全是干货。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鼓励孩子们从兴趣出发,追逐航天梦。
进入2025年,聂海胜的节奏更加稳当。4月26日,他应邀前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讲授航天精神传承课。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题,从神舟一号讲到神舟二十号,重点讲述了三次飞天中的精神传承。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点燃了多少孩子的梦想,神舟十二号出舱作业又开启了怎样的新征程,他讲得生动有趣,听众们纷纷记笔记。27日,这堂课在媒体上引发了热烈反响,标题为“航天英雄开讲三次飞天故事里的精神传承”。
6月,他联手“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在北京为30个首都学生揭开了航天员签名墙牌。这些孩子中有一位象棋小将,2024年全国青少年赛中获得了第三名,还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他与聂海胜互动,聊起了科技梦如何放飞。活动主题是“齐心奋进新时代科技放飞梦想”,聂海胜签名时手稳如磐石,孩子们围着他问东问西,他一一耐心解答,引导他们走向科学道路。8月,他又前往湖北省图书馆“深蓝课堂”项目,针对儿童设计航天教育课程,激发孩子们对航天的兴趣。课堂上,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用简单的例子讲解航天知识,活动结束后,网上反馈热烈。
除了这些公开活动外,聂海胜的日常生活更加接地气。他担任了技术顾问,凭借三次飞天的经验,为设备软件提出改进建议,优化安全效率。这活儿虽然不张扬,但却实打实地帮助了后辈们少走弯路。2024年4月24日,他获得了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的称号,专职普及航天知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家里,他多陪妻子聂捷琳和女儿聂天祥。聂捷琳仍在航天中心实验室担任副主任,忙于科研数据工作。聂海胜退休后分担了家务,简单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女儿长大了,上了大学,周末回家会聊起学校的事情,他听着点头,偶尔也会说说航天的趣闻。聂海胜爱看航天书,保持身心健康,不喜欢高曝光的生活,就这么低调度日。想想他从农家小子到飞天将军,退休了还为航天事业搭把手,这人情味儿足,责任心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