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仅剩一周,蓝营内部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10月11日晚,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主办的党主席最终场大辩论在中天摄影棚举行,张亚中、蔡志弘、罗智强、郝龙斌、郑丽文五位候选人同台交锋。这场辩论不仅是蓝营思想路线的公开碰撞,更被视为国民党未来走向的预演。

民意即时反馈:3.9万人投票,郑丽文71%支持率领跑
辩论结束后,民意反馈迅速引爆蓝营内部。根据《中天电视》YouTube频道的网络投票结果,截至晚间7点29分,共有3.9万人参与投票。其中,郑丽文以71%的压倒性支持率高居榜首,张亚中以12%居次,罗智强10%、郝龙斌6%、蔡志弘仅1%。这一悬殊差距,瞬间在蓝营内部引发热议。
郑丽文逆袭:从‘政坛铁娘子’到草根代表
郑丽文的名字,在几年前还并非蓝营核心,但此次辩论中,她成为焦点人物。她以‘不怕冲突、不躲责任’的政治风格,直击基层党员痛点。过去几年,她在媒体节目中敢讲真话、敢批评党内问题的形象,让许多沉默的蓝营支持者重新找到‘敢说敢做’的认同感。
辩论中,郑丽文提出‘南方突围’‘青年回归’‘重建信任’三项主轴,语言平实却锋芒毕露。她不谈虚幻的大格局,而是聚焦南二都长期被民进党盘踞、蓝营组织老化、年轻选票流失等现实问题。她表示,一旦当选,将亲自坐镇南部,与地方组织一起‘扎根、重建、再出发’。这一承诺虽不花哨,却打动人心,尤其是南台湾这一国民党的‘硬伤’区域。

网络投票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基层党员对‘实干派’的期待。他们厌倦了口号式的改革,更希望看到一个能带头冲锋、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对手表现:各显本色,却未能点燃支持者
辩论中,五位候选人轮番上阵,话题涵盖两岸路线、组织改革、选战策略与青年动员,但风格差异显著。

相比之下,郑丽文的发言虽简短却极具感染力。她既能讲道理,也懂得‘讲情绪’,尤其是提到‘南台湾不能再被放弃’时,弹幕瞬间刷满支持留言。这种‘接地气的勇气’,成为她超越对手的关键。
民意信号:蓝营基层期待变革
这场辩论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基层意志’的集体表达。3.9万张网络投票虽不能代表正式选举结果,但方向性极强。71%对12%的悬殊差距,说明蓝营内部对‘改变’的期待已压倒性地倾向郑丽文这一派的‘改革派现实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南部突破’成为辩论的共同关键词。郑丽文、罗智强、郝龙斌都提到‘南二都必须拿下一城’,但真正把‘南方突围’说出战斗感的,只有郑丽文。她不仅将南部视为‘选战战场’,更视为‘重建信任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投票的背后是蓝营基层的‘重新洗牌’。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派系的轮替,也不愿再看到‘空喊改革’的口号,而是希望看到新的面孔、新的能量和新的态度。
结语:蓝营风向或因郑丽文而变
从一场辩论到一场网络投票,国民党这次的党魁之争已不仅是‘谁能赢’的问题,而是‘谁能带着党往前走’的选择。郑丽文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积压已久的基层情绪找到了出口。
她的强势领先,既是对个人形象的肯定,也是对老派政治的一次警示。或许在10月18日选举当天,蓝营真正的风向将随着这位敢言敢战的‘铁娘子’吹出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