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国新支柱产业崛起:人工智能或取代房地产成经济新引擎

时间:2025-10-13 13:51:10 来源:毒sir财经 作者:毒sir财经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崛起

近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在广西南宁盛大举行。本届展会特别设立了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吸引了包括国内顶尖科技企业在内的100余家AI企业参展。现场展示的智能机器狗、现磨咖啡机器人以及能在10秒内诊断农作物病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土谛AI”系统,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中国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据组委会统计,仅展会签约环节就达成44个AI相关项目合作协议。这一数据印证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产业规模达9000亿元,同比增长24%,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转型进行时:AI接棒房地产成新经济引擎

尽管房地产行业仍贡献着1400万就业岗位,但市场持续低迷的现实促使政策层面加速转型。根据国家规划,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动超10万亿元产业规模,形成替代房地产的新经济增长点。这种转变在政策层面已现端倪:上月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两年内实现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设备普及率达70%;五年内覆盖率突破90%,智能经济成为核心增长极。



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自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已发布30项AI国家标准,另有84项标准在制定中。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AI列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24年确立“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形成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完整政策链。

全球竞争格局生变:中美AI差距持续缩小

回溯发展历程,2022年末OpenAI推出的ChatGPT曾引发全球关注,其用户破亿仅用时2个月。而中国AI产业自2023年起进入爆发期,当年5月美国学者埃里克曾预言中美AI差距将维持2-3年。但年末DeepSeek-v3的发布打破这一预测,该开源模型性能直逼OpenAI闭源系统,标志着中国AI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当前中国AI产业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企业集群效应显著,现存5300余家AI企业占全球15%份额;二是技术实力领先,两款大模型入围国际权威排行榜前十且均为开源;三是应用场景丰富,在南非铁路安防、泰国采矿效率提升、缅甸地震救援等跨国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

技术赋能多领域:AI创造新就业形态

2025年7月发布的《中国智慧世界(2025)》案例集显示,AI技术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南非铁路犯罪率因AI监控下降20%,泰国采矿效率提升16%且成本降低百万泰铢,缅甸地震后7小时内开发出中缅互译软件。这些实践证明,AI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更能解决社会痛点。



面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政策层面已给出解决方案。最新行动方案明确,AI与六大领域融合将催生新型基础设施、技术架构和产业网络,预计创造无人机操作、AI运维、智能系统开发等百万级新岗位。以无人机产业为例,已形成包含设备制造、算法开发、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就业体系。

把握历史机遇:主动拥抱智能时代

相较于受土地资源限制的房地产,AI产业依托数据要素具有无限扩展可能。这种本质差异决定其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领域。当前全球AI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生态、持续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正在这场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对于普通从业者而言,关键在于实现能力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同步。建议重点关注AI与制造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岗位,同时提升数据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历史经验表明,每次技术革命都会淘汰旧岗位,但同时创造更多新机会。此次AI引发的产业变革,或将为个体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

参考资料:
1.工人日报:《AI元素贯穿全场!1200项前沿产品集中亮相——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
2.国民经略:《取代房地产!中国最大支柱产业,要变了》
3.神树中国研究院:《独家洞见:中国实施“AI+”的机遇与挑战》
4.数字生命卡兹克:《一文带你通俗易懂地看懂人工智能,这是十年一遇的大机遇。》

作者:浅柠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