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十三妹
今天是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18分,刺耳的防空警报再次响彻东北大地,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同一时刻,一部历经磨难的历史题材电影《731》,在全国正式上映。这部影片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上映,无疑是一次“最硬核的卡点”,将历史深深摁进了观众的脉搏里。
数据显示,《731》未映先火,预售阶段就已拿下今年全国预售票房总冠军、中国内地影史首映日场次总冠军等十项纪录,累计创造34项里程碑!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影片质量的认可,更是亿万中国人对历史真相的渴望和对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愤怒体现。
影片中,冻伤实验受害者溃烂的肢体、活体解剖时手术刀划过皮肤的特写,让整个影厅陷入了窒息般的沉默。有观众哽咽道:“这不是电影,是历史的证言。”1.38亿元的预售票房,24.5万场的首日排片,这些数字背后,是亿万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守。
这不仅是中国的记忆,更是整个东亚国家的共同伤疤。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在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提醒着人们:历史不容遗忘,罪行必须被揭露。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部历史题材电影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其实,这不是简单的票房纪录,这是全民的一次投票——投的是“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替30万遇难同胞补一张电影票”;投的是“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把‘731’三个字从档案馆里请到IMAX厅”;投的是“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用钱包告诉日本外务省:去你的删减!”
这部电影,18岁以下观众需谨慎观看。电影开场5分钟,就让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冻伤实验室里,零下30℃的严寒中,鬼子穿着军大衣,而中国人却赤身裸体。一声脆响,零下30℃的铁棍贴上大腿,皮肤像白菜叶一样被撕下来,露出石榴籽一样的肌肉纤维。镜头没有切换,没有虚焦,连血冒热气都给你4K高清呈现。我左边的一个小姑娘直接干呕,右边的一个壮汉小声骂娘。
你以为只有中国人会破防吗?电影散场后,出口处蹲着一排韩国记者,他们个个红着眼。他们等的是片尾字幕——“本片同时献给朝鲜半岛‘马路大’受害者。”‘马路大’,在日语中意为‘原木’,是731部队对活体实验品的统称。韩国网友在推特上刷屏:“我们的同胞也被解剖过,感谢中国替我们记住!”而日本右翼账号则跳出来洗地:“电影夸大!”下面一条高赞回复却直戳要害:“夸大?你们倒是把实验报告还给我们啊!”
最戏剧性的是日本外务省的反应。11年前,剧本刚立项,日方就收到了风声。他们23次照会,要求改名《旧日军防疫部队》;70%的暴行镜头必须删;“母婴毒气实验”不能出现婴儿特写;“活体解剖”必须改成“麻醉后仁慈解剖”。然而,导演赵林山一句话就怼了回去:“可以删,拿你们天皇谢罪书来换。”外务省没招,转头游说好莱坞:“谁帮发行,谁失去日本市场。”结果狮门影业硬刚:“我们失去的是日本市场,得到的是人类良知。”
当然,电影也不是完美的。节奏前快后慢,旁白略满,女演员台词有朗诵腔。但这些都不重要。《731》的任务不是拿奥斯卡,而是把奥斯卡级别的罪恶钉在银幕上,让全世界看见。
电影海报上九个大字:“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我旁边一位白发老人突然起身,敬礼。工作人员说他93岁,是731幸存者,今天第一次进电影院。老人说:“当年他们说我只能活20分钟,今天,我替你们看了94年。”
出了影院,我把票根翻过来,背后印着一行小字:“本票可兑换电子公祭花,于9月18日22点,献给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原来,每张票都等于一朵菊花。1.38亿预售就等于1.38亿朵菊花。什么叫“票房即民心”?这就是。
所以,这十大纪录里,第一部把票房直接变成公祭鲜花的电影,应该算一个。
最后,请在右下角点个红心吧。不为别的,只为告慰先辈们:山河已无恙,吾辈正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