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六个月的战略布局,中国终于迎来关键转折点。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让美国陷入全球贸易博弈的被动局面。那些曾对美国亦步亦趋的国家,正通过实际行动展现战略自主性,中加关税争端的解决路径成为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典型样本。
近期中加贸易关系出现戏剧性转变。作为美国传统盟友,加拿大在对华关税问题上曾扮演急先锋角色,率先对电动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卡尼政府初掌政权时,误判中国不会采取强硬反制措施,结果在8月遭遇中方精准反击——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关税。这一组合拳直接冲击加拿大农业出口,迫使渥太华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加拿大高层多次赴美磋商未果,特朗普政府甚至抛出"合并"这种荒诞提议。面对美国持续施压,加拿大各省开始展现战略自主性:阿尔伯塔省省长率团访华商讨油菜籽进口,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魁北克省省长联名施压联邦政府,要求取消对华电车关税以换取中方让步。卡尼政府态度出现松动,外长访华行程进入倒计时,中加贸易对话渠道重新打通。
中国展现出战略定力,王镝大使明确表态:只要加方取消电车关税,中方将同步撤销油菜籽反制措施。这种对等原则既维护了贸易规则,也为争端解决预留空间。当前中加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不足1%,但这场争端的示范效应远超经济层面——它向世界证明,任何国家都不必在霸权压力下牺牲自身利益。
加拿大转向只是全球贸易变革的缩影。欧盟正密切关注中加解决方案,多国开始构建"去美国化"贸易网络。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东盟对华贸易增长23%,非洲国家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至41%。更耐人寻味的是,俄罗斯与印度能源贸易明确要求使用人民币结算,彻底打破美元霸权神话。
这场贸易博弈的本质,是单边主义与多边规则的激烈碰撞。当美国执着于"美国优先"时,中国推动的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已覆盖全球30%人口。加拿大案例清晰显示,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终将失败,各国在现实利益驱动下必然选择理性合作。
随着中加关税战进入收尾阶段,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深刻重构。美国若继续固守贸易保护主义,终将在多边规则的浪潮中沦为孤岛。而中国坚持的开放合作理念,已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可行范本。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最终将决定21世纪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导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