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澳大利亚正加速推进与美国的关键矿产协议,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于10月20日访美,旨在开放矿产储备,寻求成为中国稀土的替代供应国。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已获得2.58亿美元合同,将在德克萨斯州建设重稀土精炼厂。西方稀土供应链已初具规模,轻、中、重稀土商业化生产能力逐渐形成,库存可支撑至产能扩张。若美澳达成协议,将强化双方稀土全产业链,迅速扩大产能,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近期宣布对稀土出口实施穿透式管理,而美国特朗普政府则回应称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尽管中国稀土出口额仅数亿美元,但其作为半导体、军事工业和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的添加剂,地位不可替代。特朗普此举引发关注,其背后拥有庞大的策略、科技和产业顾问团队,意图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影响力。
此前,笔者已发表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稀土在西方需求中的优势及西方稀土供应链的发展情况。数据显示,西方稀土供应链已具备轻、中、重稀土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尽管目前产能尚无法满足全部需求,但其风险库存足以支撑至产能扩张。中国稀土出口的唯一优势,可能仅在于价格低廉和供应稳定。
西方稀土产能的迅速扩大并非不可能,且可能超出预期。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协议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10月14日,法新社报道称,澳大利亚正加紧与美国就关键矿产达成协议,准备向美国开放矿产储备,试图成为比中国更可靠的稀土供应国。
为削弱中国对稀土的控制力,美国政府已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签署2.58亿美元合同,用于在德克萨斯州建设新的稀土精炼厂。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雷尔明确表示,希望与美国达成更广泛的合作协议。
10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前往华盛顿,力争与美国达成关键矿产资源合作协议。此前,他已收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信,信中提及两人曾在纽约会面,并强调了澳美之间的长期友谊。
阿尔巴尼斯此前表示,自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以来,双方就一直在讨论关键矿产问题。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在这些关键原材料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上周中国宣布对所有含稀土成分的产品实行出口管制。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数据,该国是全球前五的锂、钴和锰生产国,这些矿物广泛应用于可充电电池和航空发动机。此外,澳大利亚还拥有大量稀土资源,如钕和镨,这些金属在制造强力磁铁方面至关重要。
尽管澳大利亚在矿产开采方面实力强大,但在加工能力方面近年来才异军突起。此前,澳大利亚每年有超过90%的锂矿被运往中国加工。为打破中国的主导地位,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了稀土精炼厂,并在日本、美国企业的合作下,成功生产了商业化的稀土元素氧化镝和铽。
5月18日,莱纳斯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曼达·拉卡兹表示,莱纳斯现在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中国境外商业化生产分离重稀土产品的公司。她说,这是提升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一步,并为客户提供了从中国以外供应商采购产品的选择。
为削弱中国的控制力,美国政府已与莱纳斯签署合同,用于在德克萨斯州建设新的稀土精炼厂。目前,美国最大的稀土公司MP已拥有轻稀土和中稀土的商业化生产能力,正在部署重稀土元素的生产能力。
随着稀土在战略层面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澳大利亚也担心外国势力试图渗透其矿产企业。官方公告指出,矿产丰富的澳大利亚企业正成为外国的目标,这些国家意图获取商业、技术或战略优势。
2024年,澳大利亚政府已迫使多家中国股东出售其在本土稀土企业Northern Minerals中的股份,这被视为澳大利亚决定押注稀土产业链的强烈信号。
可以确信,一旦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稀土矿产合作协议,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从稀土矿到轻、中、重稀土商业化生产能力的国家。有了美国这个稀土需求大户,澳大利亚也将迅速扩大其从稀土矿到稀土精炼的生产能力,成为西方稀土供应链中的关键性国家。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