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罢战”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紧接着,9月16日,罗永浩的IP地址显示为香港,随后又迅速变更为日本。这一系列变动,无疑加剧了外界的好奇心与猜测。
尽管罗永浩本人以强硬态度回应,称若失踪则可能是被跨省,涉事者将终生后悔,但IP地址的频繁变动仍引发了诸多议论。截至9月18日,罗永浩的IP仍停留在香港,这一状态持续引发着公众的关注。
关于罢战的原因,已有分析指出,这并非罗永浩主动为之,而是背后资本大佬的施压所致。当事件影响到西贝的上市进程时,问题的性质便超越了简单的吵架输赢。公关策略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三流公关打嘴仗,二流公关摁住媒体,而一流公关则黑白两道双管齐下,迅速见效。罗永浩此次在舆论场的主动收手,不禁让人猜测他究竟是败在了哪个流派的公关脚下。
02
前一周,笔者前往东京考察,期间获得了两个重要情报。一是口罩期间,东京房价上涨近50%,核心区域更是几乎翻倍,买家多数为中国富豪,包括马云。二是日本的预制菜市场异常火爆,街头巷尾遍布预制菜销售点,且几乎未遭日本人反对。
日本预制菜市场的繁荣,与其人口结构密切相关。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30%,独居老人数量攀升,同时双职工家庭比例增高,单身男女增多,导致大多数人无暇做饭。因此,日本超市里的预制菜区域远大于生鲜区,各种预制好的肉类、速冻食品、沙拉等应有尽有,只需加热即可食用。
日本人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如此之高,得益于其严格的食品安全认证和事后追惩制度。所有进入市场的冷冻食品都必须经过HACCP认证,从原材料采购到冷链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同时,《食品卫生法》规定,对于违法企业,日本将处以高额罚款,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此外,日本在学校学生、公务员的就餐上,也要求厨师进入厨房前必须穿消毒过的专用衣服、戴口罩,卫生措施堪比手术室。
一系列“国家级”的严格管理,不仅保障了预制菜的安全性,也推动了日本的预制菜走向世界。中国近年来流行的“罗森”、“萨莉亚”等品牌,均源自日本。
然而,笔者并非精日分子。对于日本在战争反思上的态度,笔者一直持抵触情绪。特别是日本官方一直在竭力美化战争、回避问题,这一点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德国因勇于承认历史错误而得到了欧洲的原谅。
03
面对一直存有狼子野心、联美抗中的日本,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打击回去呢?笔者认为,东京房价的暴涨和预制菜的受欢迎,恰恰指明了方向——尊崇法治。
法治是一个让好人安心、让坏人忌惮的制度。罗永浩之所以能掀起热搜,很大程度上是国人对国产预制菜长期不满的一种集中表达。贾国龙从否认西贝有预制菜到改口承认再到全网道歉,充分说明了我们在食品监管方面的法治工作并未做到位。一些大企业因缴纳税收多、政商关系好而轻易逃脱惩罚,校园餐饮问题也长期未得到解决。
法治环境好了,罗永浩的IP也不会在敏感日子跑到大陆以外的地方。堂堂正正地做事,有何不好?就在今天,笔者还看到一个新闻:2025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一位55岁农妇杨宝花因不服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而到法院找法官理论,其间与法官发生言语冲突。杨宝花“骂”法官:“谁这么判,谁没有良心!”她为何如此愤怒?因为她的丈夫被人用羊角锤打成了二级轻伤,而法院的判罚仅仅是2.5万和拘役三个月。
杨宝花气不过,对法官发了脾气:“为什么判得这么轻?如果是你的丈夫被别人打成这样,你也会这样判吗?”然而,她很快就得到了回馈:因“辱骂”法官,被拘留15日并罚款10万元,且限定在3日内提起复议。
“谁这么判,谁没有良心!”这句话构成侮辱吗?笔者个人认为不构成。但罚款10万、拘留15日却让人看不懂。嘎子违法穿警服直播也不过是拘留7日而已。试问嘎子的社会危害性和杨宝花的社会危害性哪个更大一点?难道刑法明确写下的“罪刑相适应”、“罪刑法定”的精神是一纸空文吗?
法治是个好东西,它能让我们预制菜安全、稳定人心,也能遏制东京房价的涨势。报复日本既需要通过宣传讲事实、摆证据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的真相,更需要通过法治强健自身的肌理。这比口头上的谴责、反击要高级得多、也有用得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