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朝鲜普通民众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终于可以购买私家车了!这一变化标志着朝鲜消费市场的重大升级。过去,私家车仅限于运动员、科学家等有特殊贡献的人士,而现在,只要你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走进4S店,挑选心仪的车型,当场付款提车,无需等待审批。这一变革并非试点或传言,而是正在平壤真实发生的场景,多家4S店已经开门迎客,一辆辆新车正源源不断地驶入城市。

这些4S店内展示的汽车大多来自中国,品牌丰富多样,包括丰田、坦克300、北汽、本田、MG等。店内装修考究,甚至配备了自动扶梯,明亮的灯光下,整齐的展台将车辆展示得淋漓尽致。部分车辆还贴上了朝鲜自己的品牌标识,如将“红旗”改为“朝鲜牌”,而有些则保留了原厂标识,既彰显了体面,又借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了售价。

中国汽车在朝鲜市场的售价相对较高,出厂价一万块的车型,在朝鲜可能卖到两三万,高利润吸引了众多厂家将车辆运往朝鲜。能够购买这些汽车的,大多是朝鲜的个体户、从事跨境生意的人士,以及国企派驻的员工。他们虽然不是最富有的人群,但也算得上中等水平。随着手机的普及,六成以上的朝鲜人拥有了智能手机,可以方便地查询价格、观看视频,甚至进行转账付款,这也为购车提供了更多便利。

有人将这一现象与中国的2000年代进行对比,那时私家车刚刚在中国兴起。然而,朝鲜并没有选择自主研发汽车,而是直接从中国引进现成的车型。尽管政策方面一直未有明确说明,如应缴纳多少税费、如何计算账目等,但中朝之间的民间贸易早已在暗地里蓬勃发展。即便外部制裁再严厉,也难以阻挡这一趋势。

如今,在朝鲜的街头巷尾,你可以看到挂着朝鲜标牌的坦克300、丰田卡罗拉等车型静静地停放在路边。没有盛大的发布会,也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顾客走进4S店,挑选心仪的车辆,与销售人员讨价还价,刷卡付款后驾车离去。这些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们配备了屏幕、导航等先进设备,随着车轮的转动,朝鲜人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