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十月好消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获两笔养老金补发

时间:2025-10-17 22:44:09 来源:八斗小先生 作者:八斗小先生

进入10月份,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迎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他们将获得两笔养老金的补发。这一政策调整究竟涉及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第一笔补发:计发基数调整带来的养老金重算

随着不少地区陆续公布了2025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部分在2025年退休的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由于当时2025年的计发基数尚未确定,因此他们的养老金待遇是按照2024年的计发基数进行核算的。现在,随着2025年计发基数的公布,这部分退休人员将迎来养老金的二次核算和重算补发。



养老金的核算公式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总和。其中,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都涉及到计发基数。假设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缴费基数为2.0,缴费年限为40年(包含3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和10年的实际缴费年限),且该地区2025年退休人员计发基数与2024年的差额为200元,那么基础养老金的差额计算如下:

基础养老金差额 = 200 * (1 + 2.0缴费基数) / 2 * 缴费年限40年 * 1% = 120元。

可以看出,在计发基数调整200元的前提下,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可能会有120元的变化。



同样地,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也涉及到计发基数的调整。过渡性养老金 = (2025年计发基数 - 2024年计发基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视同缴费基数 * 视同系数。随着2014年10月到2024年10月这十年间养老金并轨制的完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采用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这意味着,从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不再有视同缴费年限,而是改为实际缴费。

如果该退休人员视同基数为1.0,视同系数为1.2%,且有着30年的视同年限,那么过渡性养老金的差额计算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差额 = 200 * 30年 * 1.0 * 1.2% = 72元。



因此,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差额和过渡性养老金差额共计192元/月。如果该人员是4月份退休,并在12月份进行补发,那么他将获得9个月的补发金额,即192元/月 * 9个月 = 1728元。当然,由于不同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年龄、岗位缴费基数以及缴费年限的不同,每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待遇和重算补发上都会有所差距。

第二笔补发:养老金并轨制下的“中人”补发

除了计发基数调整带来的养老金重算外,还有一笔补发与养老金并轨制有关。随着2024年10月养老金并轨制的完成,在2014年10月到2024年10月期间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俗称“中人”)将迎来养老金的补发。由于养老金并轨制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部分”的原则进行,如果“中人”的养老金未足额发放,将需要进行补发补齐。

“中人”将按照新老办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退休年份对应比例逐年发放养老金。随着养老金并轨制的结合,如果未按照足额发放部分差额,将进行相应的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