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近期,工程领域的反腐动态备受瞩目,湖南建工与重庆建工这两家省属大型建工集团,相继有高管“落马”,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次反腐并非个例,而是呈现出一种“前腐后继”或“一把手带坏团队”的态势,令人深思。
最新消息显示,湖南建工于10月15日传来重磅消息,据最高检通报,原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谈毅因涉嫌受贿已被依法逮捕。
湖南建工的问题呈现出“前腐后继”的特点,谈毅并非首个被查的高管。去年12月,原集团董事长叶新平就因涉嫌受贿被移送起诉并逮捕。
追溯更早,叶新平的前任董事长刘运武在2019年就已被判刑。连续两任董事长及一名副总在同一家企业“出问题”,这显然难以仅用个人问题来解释,更可能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或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前任倒下,继任者在相同环境下同样面临诱惑,结果可想而知。
与湖南建工的“前腐后继”不同,重庆建工则更像是“一把手带坏了一窝人”。
2024年11月,重庆建工集团原董事长魏福生被“双开”,官方通报措辞严厉,指出他长期“重业务、轻党建”。
尤为关键的是,通报明确指出他“带头破纪违法、带坏队伍”,多名下属因违纪违法问题被查处。这句话直接揭示了魏福生并非独自“出事”,而是牵出了一串人。
今年5月,重庆建工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党智勇被查。此外,今年9月被查的杜国平(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履历显示也曾担任过重庆建工集团董事等职务,尽管他被查时已不在重庆建工,但这种关联性仍值得关注。
从董事长到总工,这条线索清晰可见。当一个企业的最高负责人行为失范,其负面影响极易在内部扩散。
湖南和重庆这两家建工集团,均是手握巨量资源、承接大型项目的老牌建筑国企。工程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领域,项目资金体量巨大,动辄过亿甚至几十亿。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动,即便只是“漏出”一点,对个人而言也是天文数字,这种诱惑显而易见。
同时,工程行业的环节众多、链条过长,从招投标开始就可能存在“设门槛”、“内定关系户”等问题。项目到手后,分包给谁?是选择有实力的还是“老乡”?这其中寻租空间巨大。开工后的材料采购环节,更是油水充足,供应商提供的“返点”可能比质量价格更重要。最后到了工程款结算,签字批款的人又能“卡一下”,迫使下游单位“表示表示”。
因此,从拿项目、分包、买材料到最后给钱,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着一个决策点,每一个决策点都掌握在具体的人手里。权力被层层下放,从董事长到分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再到材料采购员,每个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有点能“卡住”别人的权力。
当一把手带头违法,上梁不正,下面的人自然有样学样,利用权力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