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热播的抗战剧《亮剑》中,李家坡战斗堪称经典桥段。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严令必须全歼扫荡根据地的日寇山崎大队,即便主力772团等部伤亡惨重,仍换上李云龙独立团以手榴弹战术展开决战。这场战役背后,山崎大队的真实兵力构成始终是观众热议的焦点。
临时混编:山崎大队的原型起源
若按日军正规步兵大队编制,通常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及大队部,总兵力约800人,配备2门70毫米步兵炮、8挺重机枪、24挺轻机枪和24具掷弹筒。但剧中山崎大队的历史原型,实为日军驻山西运城第37师团步兵第226联队临时抽调混编的部队,指挥官由联队附冈崎谦受中佐兼任。这位1915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的军官,曾参与华北驻屯军、关东军作战,并在苏俄内战期间远征西伯利亚,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百团大战中的扩编:从516人到1227人
冈崎支队初建时辖3个步兵中队(重士、福田、新井指挥)、1个联队炮小队(箱田中尉)及机关枪队,总兵力516人。1939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后,驻阳泉独立第4混成旅团遭围攻,狮脑山制高点被八路军第385旅攻占。冈崎支队作为“救火队”从安邑乘列车北上驰援,次日抵达阳泉并划归片山省太郎旅团长指挥。
同年10月,日军驻山西第1军为扭转百团大战后期颓势,从第37师团抽调部队加强冈崎支队。增援后,该支队规模骤增:步兵第225联队3中队155人、步兵第226联队2大队817人、步兵第227联队6中队149人,另加其他部队103人,总计军官38人、士官与士兵1189人,合计1227人。
扫荡任务中的实际兵力:535人闯入黄崖洞
尽管冈崎支队大部参与合围沁河上游的八路军第129师,但当冈崎谦受奉命执行武乡以东“扫荡”任务时,兵力已严重不足。其临时拼凑的部队构成极为复杂:第37师团1个步兵中队、独立混成第4旅团12大队1个步兵中队、独立混成第9旅团1个步兵中队、2个山炮兵小队、1个工兵分队、1个辎重兵小队、1个无线电通信分队及战斗救护班。
最终,这支误入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的部队总兵力为535人,其中军官19人、士官与士兵516人。这一数据与剧中李云龙独立团“手榴弹洗礼”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也揭示了抗战时期日军临时编队的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