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有我陪着你!”“一辈子吗?”——这段台词出自迷雾剧场最新悬疑剧《目之所及》,却成了观众对这部剧最复杂的注脚。
文丨旧故麻袋
当迷雾剧场再次推出新剧时,观众的心态早已从期待转为谨慎。这个曾以《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封神的悬疑厂牌,如今却陷入“狼来了”的信任危机。但作为忠实观众,我依然选择为《目之所及》打开播放键——毕竟,改编自豆瓣高分小说《盲目》,毛导操刀,罗晋、王子文、余男、陈瑾的阵容,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导演毛卫宁的履历堪称“类型片百科全书”,从《暗黑者3》的悬疑到《沙海》的探险,再到《少年游一寸相思》的武侠,甚至古偶甜宠剧都有涉猎。编剧团队曾打造爆款现偶《余生,请多指教》,流量把控能力有目共睹。演员方面,罗晋与王子文的“统帅母女”组合更是让《三体》剧粉狂喜。
然而,当黄金班底遇上复杂叙事,却暴露出致命缺陷。故事以饰品公司设计师施悦之死展开:法医确认其死于心源性哮喘,但现场遗留的哮喘喷雾器被人为移开,女刑警周密推断存在第二凶手。随着调查深入,死者与已婚老板苏牧心的婚外情、苏牧心双胞胎哥哥苏牧凡的身份顶替、四人学生时代的恩怨纠葛逐渐浮出水面。
编剧试图通过时空穿插构建叙事迷宫:苏牧心在结婚纪念日当晚前往施悦住处后失踪;哥哥苏牧凡顶替弟弟身份与曲桐结婚,婚后实施精神控制与家暴;曲桐女儿因父亲粗心离世,最终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这些支线本应服务于主题升华,却因执行乏力变成杂乱无章的悬念拼贴。
最典型的败笔在于身份错位线的处理。苏牧凡为获取大学名额顶替失明弟弟,这一设定本可深挖社会议题,但剧中仅作为后续婚外情与谋杀案的背景板。当观众期待看到双胞胎兄弟的命运对决时,剧情却急转直下陷入家庭伦理狗血,导致核心悬疑线彻底失焦。
抛开剧情,该剧堪称制作标杆。电影级摄影营造出窒息的悬疑氛围,灯光设计精准传递角色心理状态,美术团队对90年代场景的还原更显匠心。罗晋将苏牧心的隐忍与爆发演绎得层次分明,王子文则通过微表情传递曲桐的绝望,余男饰演的女刑警更贡献出教科书级表演。
但再精湛的演技也救不了叙事崩塌。当多线交织变成线索混乱,时空穿插沦为故弄玄虚,悬疑便从故事驱动沦为手法炫耀。这就像精心搭建的舞台剧,灯光、布景、演员均属上乘,却因剧本错乱导致整场演出沦为闹剧。
从《八角亭谜雾》到《回廊亭》,迷雾剧场已多次在叙事上栽跟头。此次《目之所及》虽在制作层面保持水准,但叙事能力的缺失再次暴露创作短板。当观众期待看到《隐秘的角落》式社会派悬疑时,得到的却是为悬疑而悬疑的技巧展示。
制作团队需要明白:悬疑不是目的,而是揭示人性的工具。当镜头语言、演员表演、美术设计都达到电影级标准时,一个逻辑自洽的故事才是让作品真正“出圈”的关键。否则,再豪华的班底也不过是搭建了一座没有楼梯的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