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唯一史前石器专业化遗址:海林石人洞考古发掘成果揭晓

时间:2025-10-29 15:0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家翰

中新社黑龙江牡丹江10月28日电 (记者 刘锡菊) 10月28日,中国考古界迎来重要时刻——中国唯一一处史前石器专业化原料开采制备地及专业加工场遗址——海林石人洞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截至目前,该遗址已出土石制品数量达218537件,为研究史前人类石器制作技术与社会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海林石人洞遗址考古现场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石人洞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有骞介绍,石人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石河村东侧的石人山西端,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集石器原料开采、制备与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化遗址。洞窟具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特征,出土石制品异常丰富,展现了史前人类高超的石器制作技艺。

“该遗址石器加工遗存的主体年代为距今58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李有骞表示,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中国东北地区北部史前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人山基岩主体为质地粗糙、节理发育的凝灰岩,但西端小范围山崖露头质地较好,适于制作打制石器。西端山崖下地表可见大量石制品,山崖西、北、南面各有一个位于岩壁之上的人工开凿石窟,这些石窟的开凿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掌握高超的技术。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24年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于2025年6月至10月继续对石人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年出土石制品总数达218537件,原料多数为与山体基岩一致的优质凝灰岩,类型绝大多数为两面器和加工两面器产生的石片,还有大量加工石器和开凿洞窟的各类石锤。

此外,出土的陶片为夹砂灰褐陶,表面饰有斜向栉齿纹,这种纹饰在本地区的鸡西刀背山遗址、依兰倭肯哈达遗址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博伊斯曼-2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相似发现,为跨区域文化交流提供了线索。

2025年的发掘全面厘清了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确认了洞穴开凿过程,出土大量遗物,构建了从原料开采、工具制作到产品分配的完整专业化链条。集中出土的数量巨大的两面器,以及加工制作特定类型石器的现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些发现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新石器时代中期社会文化的较高发展水平,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间点的重要资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