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随着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临近,全球气候治理的焦点再次汇聚。此次大会将于11月在巴西贝伦隆重召开,中国官方于29日正式发布了关于COP30的基本立场和主张,为国际气候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生态环境部当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个别大国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了国际规则和秩序,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构成了威胁。在此背景下,COP30作为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为未来十年的气候治理指明方向。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发布会上表示,中方愿意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携手支持巴西主席国,共同推动COP30取得积极成果,为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注入稳定性和前进动力。他提出了中方的几点主张:
一、发出积极信号,提振多边进程信心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方应坚定对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携手推动COP30排除各种干扰,发出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多边主义不可动摇的强烈政治信号。中方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反对政策倒退,为国际气候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坚守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
夏应显强调,该公约及其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基础,强化落实是COP30的主基调。各方应遵循其目标,体现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发展需求和国情能力方面的差异。同时,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的国家自主贡献的制度安排,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们呼吁各方坚守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原则与安排,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统筹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谈判,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推动全球绿色公正转型。”夏应显说。
此次中方发布的立场和主张,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也为COP30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未来,中方将继续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