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烟台10月30日电 题:烟台手艺人创新传统漆艺:让古老技艺变身现代潮品
作者 杨馥宁 王娇妮
秋意渐浓,用色彩斑斓的漆器装点家居,或以精致的漆艺发饰点缀穿搭,已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时尚选择。在山东烟台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间漆器工坊内,手艺人王亚琴正以匠心独运的方式,将传统漆器转化为深受市场欢迎的现代潮品。

王亚琴一边为手中的发簪进行最后的抛光工序,一边详细介绍漆器的制作流程:取檀木为胎体,首先处理其粗糙的表面肌理,随后多层髹涂底漆;在漆未干之际,利用漆的黏性贴上螺钿,再叠刷数十层漆将螺钿完全覆盖;待漆完全干燥后,用砂纸精心打磨,使螺钿与花纹逐渐显现。她透露,这类发簪从选材到成品,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
“漆器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的展柜中,它完全有能力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王亚琴从事漆艺创作已二十余年,她在继承父辈手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之道,希望让这门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据王亚琴介绍,一件木胎漆器的制作需经过选胎、固胎、裱布等十多道核心工序,仅上漆环节就至少需要30至40遍,有的甚至需要80遍,这对匠人的耐心与经验都是极大的考验。
“制作漆器,最关键的是要懂漆。”王亚琴强调,大漆具有防水、防腐蚀、耐高温的特性,但在制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湿度太高,漆面容易起皱;湿度太低,漆则不易干燥。

面对机器制作漆器的市场冲击,王亚琴始终坚持手工制作。“手作的漆器有温度,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工漆器经过反复髹涂,质感细腻且耐用。”她表示。
近年来,随着国风潮流的兴起,王亚琴设计制作的漆艺产品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目前,她已推出漆艺发簪、手镯、茶具、文房用品等30多种产品。“很多客人反馈,用我们的漆艺饰品搭配新中式服装,既显典雅,又凸显个性,特别契合当下的审美趋势。”王亚琴说。
值得一提的是,王亚琴还推出了漆扇等体验类项目,让游客有机会亲手接触漆艺,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也让漆艺文化进一步走进年轻群体的视野。
“只要人们愿意用、喜欢用,非遗就不会消失。”王亚琴表示,漆器的未来不在于束之高阁,而在于持续创造与时代共鸣的美学价值。(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