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郑州11月1日电(张楠)10月31日晚,河南郑州某网红文化街区灯火通明,一场由郑州市中医院主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正在火热进行。现场人头攒动,年轻人们或体验中医按摩,或学习八段锦养生操,或亲手制作中药香囊,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碰撞出别样火花。
年轻人追捧:中医药夜市成“养生打卡地”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李雪端下班后直奔夜市:“不用挂号、不收费,还能一次性体验体质辨识、药膳食疗,这种形式让中医离生活更近了。”她的话道出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声。近年来,随着“国潮养生”兴起,中医药文化夜市已成为郑州年轻人周末的新选择。
本草手作体验区人气颇高。郑州市中医院医护人员刘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艾草香囊用了艾绒、薄荷等药材,既能安神助眠,又能驱蚊防虫。”体验者杨晴晴将刚做好的香囊举到镜头前:“我经常失眠,这种自然疗法比吃药更让人安心。”
特色项目受捧:药膳、针灸美容成“流量担当”
“我们希望通过夜市,让中医药服务走出医院,走进生活。”郑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学功介绍,作为该院持续数年的品牌活动,每场夜市参与市民均超千人。除了体质辨识、经络拍打操等基础项目,药膳、针灸美容、中医减肥等特色服务也备受青睐。
“帖式飞针”第四代传承人李莉莉的摊位前围满观众。只见她手腕轻转,银针已精准入穴,患者几乎无痛感。“很多年轻人通过体验改变了对针灸的刻板印象。”李莉莉说,夜市不仅是服务场所,更是传播中医文化的窗口。
科技赋能+国际传播: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徐学功透露,未来计划将夜市服务延伸至更多社区、商圈,并引入VR导览、线上问诊等技术,提升服务精准度。此次夜市举办期间,正逢2025中国·郑州“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不少国际友人也前来体验。
喀麦隆籍留学生托马斯在尝试推拿后兴奋不已:“在喀麦隆很少有人学中医,但它真的很有用!”他计划将学到的中医知识带回家乡,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医学。
从药膳到八段锦,从香囊DIY到针灸体验,郑州中医药文化夜市正以创新形式让传统医学焕发新生,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