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城11月1日电 题:“好支书+新生代”直播助农赋能山西高平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者 杨佩佩 冯素军 郭奇
短短三天时间,一场由“高平好支书与新生代”共同发起的直播活动,凭借3.51万人次的观看量、543单交易量及1.18万元的成交金额,交出了一份“组织搭台、村庄出彩、百姓受益”的乡村振兴答卷,账号粉丝同步增长573名。这场活动不仅成为助农增收的生动实践,更展现了乡土情怀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力量。

村书记与新生代纷纷拿起手机这一“新农具”,干起直播带货“新农活”。 张盛柳 摄
在山西晋城高平市委组织部的统筹下,一批村书记与新生代化身“数字新农人”,通过手机屏幕开启助农增收新篇章。活动采用“新生代讲产品,党支部书记讲故事”的特色形式:北诗镇北诗午村党支部书记苗素青倾力支持,马村镇东周村党总支书记连燕霞、金章背村党支部书记侯苏军轮番登场,不仅分享各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更以朴实话语讲述农产品背后的耕耘故事。
与此同时,马村镇常子民、李晶晶、李亚丽、李永强、史若楠五位新生代及特邀建宁乡新生代靳梦彤化身“家乡好物推荐官”,从口感、品质、食用场景等维度,生动讲解金章背村花椒、小米、石磨面粉及东周村红薯、红薯粉条等特色产品。这种“故事+产品”的组合模式,让直播间成为展示乡村文化的窗口。
这场活动是高平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从田埂到屏幕,乡土情怀与数字技术的每一次融合,都折射出这片农业厚土在时代浪潮中主动突围、积极求变的决心。

村书记与新生代开启“触网”,引领助农增收新风尚。 张盛柳 摄
作为高平首个“吃螃蟹”的村书记,苗素青已成长为小有名气的“网红书记”。自2024年“双11”开启直播以来,北诗镇北诗午村的“四明山臻”核桃油线上销售额突破30万元,成功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在她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村书记与新生代从“零基础”的直播小白,成长为乡村带货的网络达人,涌现出“黄梨书记”“核桃油书记”“辣椒书记”等鲜活的乡村头雁形象。
面对直播带货的风口,神农镇口则村党支部书记赵永文曾坦言:“村干部做直播是不是不务正业?很担心看到负面评价。”初次面对镜头时,他忐忑不安、话语磕绊。这反映出大多数村干部的心理藩篱。为此,高平市委组织部先后举办乡村振兴新生代电商技能培训班,并组织60余人赴电商之都浙江杭州参加乡村直播实用性人才孵化营,开启“触网”求知、“取经”助农的探索之旅。
如今,赵永文再次面对镜头时已表达清晰、游刃有余。他不带货时也爱开播与粉丝分享村里新变化,甚至主动组织“乡村大舞台”,让乡村不再静悄悄。

高平市已有20余名村书记和新生代常态化参与直播带货。 张盛柳 摄
“市委组织部出台‘村10条’,给农村干部搭平台、强保障、降风险、激活力,让年轻村书记在直播带货、乡村运营中参与‘导师帮带’,收获很大、成长很快。”由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为米山镇上冯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杨一磊感慨道。
2025年,高平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激励基层干部担当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十条措施(试行)》(简称“村10条”),注册“高平好支书与新生代”抖音号,将有志投身直播助农的村书记与新生代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直播、分组轮播等方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同时,聘请专业运营团队提供技术保障,招募乡村运营师参与包装设计、产品上线、物流降本等环节,打造高平“头雁珍选”品牌。据统计,全市已有20余名村书记和新生代常态化参与直播带货,线上销售额达50余万元,有效破解了特优农产品“藏在深山人不识”“丰产不丰收”的难题。(完)